东华三院除了位社会提供看病、赠药服务外,还有提供复康、养老、公共等服务。
比如说这其中的公共服务:
殡仪-提供廉价或免费殡仪设施,并给予咨询机会
庙祀-管理庙宇及签品哲理中心,以满足大众的传统祭祀需要,并设延生禄位及往生神位供大众认捐
义庄-提供寄厝先人灵柩或骨殖及灵灰安置服务。
服务所得收入均作东华三院的慈善用途以回馈社会。
东华三院的开销很大,租金收入受影响,其它服务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才需要社会继续捐赠。
高要点头,慈善之路漫漫而远兮:“我再捐50万。”
“晚点会有人送过来。”
徐季良感慨不已:“顾问真是宅心仁厚,我看下一届主席非你莫属。”
为了鼓励社会上的富人多捐款多做善事,东华三院规定,包括主席在内的董事局成员都是一年一任。
而董事局成员是根据某一年中最主要捐款人的一个主要荣誉名单,并常见于本地报章中,是社会名人的写照。
所有董事局成员的推选要得到港府的批准及许可。
高要摆手:“我也就是穷的就剩钱了,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几人哈哈一笑,而后周溪年才道:“徐主席,去办公室饮茶。”
“刚刚给新马仔鼓掌叫好,喉咙都在冒火。”
其实徐季良早已接到洁净局的统治,等几人于办公室内落座饮茶,而后周溪年说开后。
徐季良说道:“我正准备召开董事会商议。”
周溪年说道:“虽然说三院在卫生防疫这块很有经验,不过这次还是不一样的。”
“先前洗太平地的时候港岛才多少人?现在有多少?”
“徐兄,定要做足准备。”
说是卫生洁净运动,其实港府下发的不过是个框架,比如说规定公共方面,如街面之类的清洁程度,不许随地大小便等等。
至于私人空间,则督导要勤洗漱、冲洗之类。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水!
港岛的淡水资源贫瘠,现在市面上的井又被填完,洗什么洗?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如东华三院之类的慈善机构出马,来向港人派发相应的药品。
并举办相应的义诊等等。
这一切都是要钱要人力的。
高要之所以开口捐50万就是为了这个。
徐季良点头:“我已经跟大厨房打了招呼,要他们紧急采购药材磨粉。”
东华三院初期以中医中药疗法,赠医施药,并且设有大厨房,为留医者煎中药。
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之后,开始加入西医疗法。
进入40年代,由于来港华人剧增,来中医门诊的病人也剧增,所以由“赠药材”改作“赠药粉”,药方按编号配药。
“人手够不够?”
徐季良苦笑下:“恐怕是不够的。”
“请各大药房的先生、伙计帮忙。”
高要说道:“此费用,由我潮州商会承担。”
众人悚然,说是潮州商会承担,但是他们都知道,以当前状况来看,恐怕是高会长自己借商会之名而慷慨解囊。
周溪年心想高会长果然侠义心肠,他赶紧说道:“算我东莞商会一份。”
港岛华人开的中医药铺很多,其中绝大部分也会做些赠药或者给穷苦人家免单的动作。
但是现在这卫生洁净是针对全港,人家小门小户的肯定吃不消。
没听说做慈善要让人破产的,所以高要便要带潮州商会出马。
本来嘛,在商会的章程中就有这一条,在紧急时刻,当匡扶互助。
高要跟着说道:“卫生洁净是港府在推行。”
“西人总该也出点力。”
这个徐季良倒是知道,因为他问过,闻言就说道:“港府会拨款下来。”
“只不过未必够。”
周溪年补充:“这回定要发动全港了。”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