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用这种方法炼出来的铁会不够坚硬么?”
魏春来问道。
这个问题他想了许久,都不曾得出答案。
“主要跟碳有关。”
李锦年答道。
“什么意思?”
魏春来不太明白。
“用这种方法炼铁,碳渗进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匀,杂质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难掌握,所以才会导致炼出来的铁不够坚硬。”
李锦年也不知道这么解释,魏春来能不能理解。
毕竟这已经涉及到化学方面了,而这个时代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化学。
这些铁匠都是凭借经验炼铁的。
“原来如此。”
魏春来恍然大悟,他到底打了一辈子的铁,这方面的悟性还是很不错的。
“我新研究出来的几种冶炼法,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李锦年继续说道。
“李大人请说。”
魏春来现在俨然把李锦年当成了大师一般的存在。
“我把用这种方法炼出来的铁成为钢。”
“至于这种方法的名字,我把它命名为灌钢法。”
“简单来说,就是先将生铁烧成液态,再将液态的生铁浇注在熟铁。不过这样还不够,还要经过几次熔炼,使生铁与熟铁内的碳含量趋于平衡,这样铁就成了钢。”
李锦年将新式炼钢法娓娓道来。
其实签到系统奖励的《锻钢法》,包含了灌钢法和百炼钢法,但是百炼钢法李锦年觉得弊端太多。
比如说制造效率低,造价过高。
因为这两点,李锦年直接就把百炼钢法给pass了。
更不用说百炼钢只能人工加碳锻打,耗时耗力不说,还很有难度,一般的学徒都不能掌握好其中的具体细节。
相较而言的话,灌钢法就要先进不少。
“原来冶铁还能这么来。”
魏春来现在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他觉得如果不是李锦年告诉他有这么一种方法的话,他可能到死都研究不出来。
“李大人真乃神人也!”
魏春来毫不掩饰地对李锦年的敬佩。
“灌钢法虽然好,但也有弊端,那就是通过灌钢法制成的钢碳含量是固定的。”
“而刀的制作过程中,刀的不同部位需要用不同碳含量的钢,如果是用碳含量一致的钢,做出来的刀很容易折断。”
李锦年继续给魏春来还有他的几位徒弟们科普。
今天他把知识的种子播种下去,届时就可以通过魏春来等人传播开来,假以时日,整个大奉的钢铁冶炼技术都会突飞猛进,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魏春来他们听的也很认真,苏斐甚至拿来了纸笔,将李锦年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记录下来。
他一边记录,一边看向李锦年。
恍惚间觉得李锦年身好像会发光一样。
因为他现在看李锦年,已经不自觉的带了一层滤镜。
凡人仰望神灵的滤镜。
“刚才我说的这个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士兵拿着这种武器战场,刚和敌人交手,咔嚓一下刀断了,那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李锦年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要转变思路,用灌钢法制成的钢做成刀刃,二氧化碳含量低的熟铁作刀背,这之中的比例很重要。”
“灌钢多了刀容易折断,熟铁多了钢刀就会出现卷刃。”
“这样做出来的刀刚柔相济,而且经久耐用。”
“……”
李锦年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理论,倾囊相授,没有丝毫藏私。
魏春来他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会进行提问,李锦年知无不言,耐心地为他们解疑答惑。
魏春来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几个人已经接触到了科学的层次。
这也是科学在大奉的第一次萌芽。
国运:一句诗骂醒女帝,震惊古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