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案例。
既然态度如此不诚恳,自然不会获得乔治的回应。
先把罗斯柴尔德打发走,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以小约翰和小摩根为首的家族财团,希望参与到德国的重建计划中。
伦敦会议还在讨论赔款额,没有进入重建阶段。
美国资本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已经迫不及待。
从纽约前往华盛顿的路上,小约翰就已经对乔治挑明,美国在国际秩序上,和俄罗斯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的遭遇,让这些资本市场的新贵们怒火中烧,小约翰和小摩根要狠狠教训那些欧洲资本市场的老钱,这和乔治不谋而合。
乔治没有将俄罗斯帝国的灭亡,归咎于英国和法国的背刺,帝国灭亡是俄罗斯自作自受。
乔治永远无法原谅的,是英国拒绝接纳尼古拉。
乔治很难想象尼古拉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内心该有多绝望。
每每想到尼古拉,乔治就很想化身小胡子横扫欧洲——
错了,错了,不是横扫欧洲,而是匡扶正义,替天行道。
作为一只躲藏在君士坦丁堡的老狐狸(来自英国的形容),乔治肯定不会亲自下场,冲锋在第一线。
对凡尔赛体系怀恨在心的德国是最佳载体。
俄罗斯自身也要重建,对于援助德国复苏,说实话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小约翰和小摩根为首的美国家族财团,愿意承担恢复德国经济所需的资金。
“三国协约不会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存在。”
小摩根的态度最坚决,如果乔治不同意美国资本的介入,美国资本会效仿俄罗斯,单独和德国达成协议。
乔治一时恍然。
不对啊,在乔治了解的历史中,俄罗斯和美国以及德国,从来没有形成类似三国协约之类的组织。
“我们不会结盟,但在基于广泛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团结一致,俄罗斯为德国保留军事实力,美利坚负责重建德国经济——”
小约翰的坦诚,让乔治似乎发现了真相。
历史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作为未来两级,一战和二战之间的这段历史,肯定是美国和俄罗斯说了算。
所以德国为什么从一战后的油尽灯枯,只用了短短二十年,就具备横扫欧洲的实力,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约瑟夫心潮澎湃,在乔治耳边低语。
菲利克斯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美利坚、英吉利、法兰西。
乔治直到菲利克斯的意思。
如果俄罗斯不同意和美国联手,美国就会转而寻求和英法联手,共同对付俄罗斯。
美国的立场就是这么模糊——
也不对,美国的立场一直都是很坚定的:美国优先。
乔治的立场也很坚定,那就是俄罗斯优先。
“我们先来讨论下苏伊士运河的问题吧——”
乔治需要小摩根和小约翰的投名状。
英国之所以能控制全球贸易,马六甲、苏伊士、直布罗陀这些关键节点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乔治也不是要控制苏伊士运河。
只要将苏伊士运河和英国剥离,英国对地中海的影响力最少降一半。
最妙的是,将苏伊士运河和英国剥离,不仅符合俄罗斯的利益,而且会得到所有地中海国家的一致同意。
“你出计划,我们出钱。”
小摩根分工明确,各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美国人最擅长以自由贸易的名义,向全世界输出。
乔治虽然不承认,俄罗斯擅长颠覆的形象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从东印度到保加利亚王国,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翔也是翔。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