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原以为,这位谢文卿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把檄文写出来。
没想到,当天晚谢文卿就把檄文呈来了。
遒劲有力、铁画银钩的隶书映入眼帘。
韩信捧着那纸檄文,忍不住赞叹:好字!好字!
再细看内容,逻辑分明,慷慨激昂,字字诛心,只看得韩信热血沸腾,拍案叫绝!
“此文堪称盖世奇文呐!”
“妙极!妙极!”
“文卿兄,你真是好文采啊!”
堂堂韩武国的大王居然与自己兄弟相称,谢文卿吓得又跪地叩头。
“文卿只是一介草民,位卑言轻,幸得大王垂涎才能混个一官半职。”
“怎能与大王称兄道弟,大王就不要折煞文卿了。”
韩信将他扶起,道:“文卿兄,你怎么能如此贬低你自己呢?”
“以文卿兄的文采,恐怕整个韩武国都没几个人能与你媲美啊。”
“能与你称兄道弟,本王荣幸之至。”
“明天本王就给你升官,让你做长史!”
长史,为幕僚之长,是最高国务机关的事务主管,地位仅次于丞相。
可以说,职任颇重,颇有地位。
“文卿叩谢大王!”
“臣一定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谢文卿的心情很激动。
他没有想到,韩信竟然如此有魄力,敢重用刚刚认识一天的他。
所以他也就不矫情了,直接磕头谢恩。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要让韩信觉得物超所值。
韩信将谢文卿扶起,问:
“文卿兄,你觉得本王现在还应该再做些什么?”
“如今波涛暗涌,项羽与田荣混战,各路诸侯也虎视眈眈。”
“本王毕竟是自立为王的,难免会成为这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你可有什么建议吗?”
谢文卿略微想了一下,说道:
“大王,臣建议咱们韩武国尽快兴修水利。”
兴修水利?
这倒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方向。
“继续说下去。”韩信伸手示意。
谢文卿继续说道:“之前连年战争,土地遭到严重的破坏,民生凋敝。”
“民以食为天,士兵也需要吃粮食。若农业不兴,则国不兴。”
“兴农业的根本就是兴修水利。”
“再就是,虽然关中地区雨量丰富,但也有干旱的时候。”
“如果能提前修筑沟渠堤坝,那么在雨量充足时可以趁机蓄水,在天气干旱时可以开闸放水。”
“如此下去,就能旱涝保收。”
韩信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不仅如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必要时,还能充当交通路线,加强各地的联系。”
“也许将来会成为大王的杀手锏之一。”
谢文卿说到这里,就不再继续说了。
关键的要点,他已经点出来了,剩下的就看韩信怎么判断了。
至于具体的该如何建设水利,他不懂。
那得找专业的人才。
韩信颇有兴趣的听完这些话,对谢文卿又多了几分欣赏。
“说得好!”
“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银两、需要什么支持,你尽管开口。”
“一切你做主就好。”
“本王全力支持你。”
“是,臣领命。”谢文卿道。
顿了顿,谢文卿又不放心的问了句:“大王,这需要花很多银子的。”
“光咱们废丘城的水利建设,即使力求节俭,至少也得耗费万两。”
“咱们韩武国刚刚建立不久,不知道国库是否充足?”
说完,谢文卿担心的低下头,他不知道这样问会不会冒犯韩信。
大闹楚汉:你的器重我韩信不需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