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兑凝重不已,可又无计可施,圣旨明文官府要助大日圣佛教行事,他堂堂太守之子,也无法干涉地方郡县官员。
又是一夜过去,守城的官兵忽然接到开成的命令,而那些大日圣佛教的教众,也好似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赵兑明白,这是宿海县的至阴之人已经死光了。几下来,二百多个百姓惨死,而赵兑只救出一百余人。而且连武和丹娘的行踪,也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可最让赵兑想不到的是,大日圣佛教竟如此果断决绝,见有人暗中阻碍,也不祥查,把能找到的至阴之人全部找到之后,直接撤出了宿海县。
如此行事,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在赶时间。
赵兑眼下最要紧的事便是查明大日圣佛教下一处寻饶地点,当即便带人赶往赤仓城,等待各地的探子报信。
宿海县的风波算是过去了,赵兑勉强和大日圣佛教打了个平手,可这二百多百姓的惨死,给宿海县余下的近十万百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慌。城门已开,风波平息,但宿海县的百姓还是在几个时辰之内,齐齐仓惶出逃。一座繁华的码头城市,瞬间只剩下不到一半人。
对于宿海县的惨剧,赵寻自然悲痛,却并未表现出太多情。,反而在听到赵兑在宿海与其发生冲突,和孙既直出手击杀妖人时,脸上一片的阴沉。
“将各地的探子收回来吧!”赵寻忽然道。
“父亲这是为何?”赵兑急道。
“你可知当日我曾派玉营前去刺杀国师?”
“父亲派死士刺杀国师了?结果如何?”
“五十精悍,皆惨死。”
“什么?”
赵兑大惊失色,玉营是他们赵家的私属军营,暗中培养了几百名死士,无一不是身手撩,以一挡百之辈,五十名精英死士一同前去,竟然全部惨死,这是何等厉害的手段?
但赵兑吃惊的并不是死士全部被杀,而是父亲竟然派出了私养的玉营死士。要知道,暗中培植死士,等于谋逆的大罪,一旦被人知晓,对于赵家岂不是灭顶之灾。
“我已将散布各地的玉营死士召回,你也把亲信叫回来吧!”赵兑缓缓道。
“可是父亲,百姓的性命我们就不管了吗?”
“你叫我如何去管?”赵寻厉声喝问,脸上苍老的皱纹挤在一起,满面的怒色,“死士刺杀不成,你又在宿海与其拼斗!此事被报与陛下知晓,你我还有活路吗?”
“父亲!”赵兑急忙跪下。
“没有可是!”赵寻喝断儿子的话语,怒声道:“即刻起不可再阻挠国师行事!”罢,挥袖离去。
赵兑跪在地上看着父亲走进内堂,黯然长叹。
父亲虽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父亲始终是个权臣,他的终极理想,是拥有接近无限大的权利,然后再用手中的权利创造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为了这份理想,赵寻能够隐忍,能够等待时机,可一旦所谋的大事受到威胁,那么济世报国,就不再重要了。
对此,赵兑是知道的,父亲绝不会为了忠义之名,葬送自己的前途和家族。
但赵兑的理想,是做一个治世的能臣,旷古的忠臣,他的目标是实惠于家国百姓。但此时他只是一个的赤仓北部尉,只因父亲的缘故,才能统领赤仓兵马。所以,即便和父亲政见不合,但他与父亲一样,能忍,能等。
果不其然,不到一个月,南宫炤的降罪圣旨便传到了赤仓城。
“奉承运,皇帝诏曰。广衍府君赵寻无为,有负恩,罚奉半年,以观后效。命大内官刘高暂理广衍军政,赵寻主理民生政务,国祭后再领兵权。钦此。”
刘高阴阳怪气的念完了圣旨,笑呵呵的道:“府君大人,接旨吧?”
赵寻跪在地上,面色阴沉,伸出双手高叫:“老臣接旨!”
接过圣旨后,刘高妆模作样的扶起赵寻,一脸的为难,道:“府君大人,谁曾想宿海暴民生事,府君大人恪尽职守,不该受此责罚呀!只不过国师所承,乃是社稷安危,陛下如此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府君大人莫怪奴婢越俎代庖了。”
天罡伏魔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