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厮正是小满听说的老虎。说到虎,有句俗语叫虎毒不食子,意思就是说老虎再怎么凶猛,残忍,都不会伤害自己的亲人,这个就叫底线。当然常常拿来比喻那些连禽兽都不如的人,比如有人残杀自己幼子,一杀两个。好人有多好,能感天动地,坏人就有多坏,令人发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以,英雄很少,事无限,能够牺牲自己成就大义,而受世人景仰纪念,坏人也少,事无底线,甘愿损伤他人而为己私,定受世人唾骂抛弃。当然只要有底线,犯了错是能改好的,不叫坏人。
这虎扑向小满,只见小满腾空一跃,这厮扑了个空,小满腾空向下,使出一招银河落九天,用金刚剑化身剑雨直刺下来,这虎,也不是等闲之辈,转身一闪,虎尾横扫,如同钢鞭,将小满手中金刚剑打落在地,只见小满凌空一个翻身,躲开虎爪,又是一个鱼跃,将藤棍握于手中,小六在树急的吱吱乱叫,这虎张开大口,又呼啸而来,小满却不曾躲避,迎面而,直跃虎口之,这厮始料不及,当即被当头一棒正中虎头,这虎退后两步。小满持棍以待,等它全力来攻,哪只这虎却停了下来,目光也变得柔和,杀气全无。稍待,这虎却卧了下来,小满看这架势,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只听得天际间,飘出一个声音“你快快路吧”,小满定睛一看,此地四周除了自己和小六,就只有老虎,难道是这虎在说话吗?见小满迟迟没有路,这个声音又道“怎么还不路,速速路,难道要我送你不成”,小满诚惶诚恐的朝这老虎,作了个揖,转身拾剑,召唤小六,飞速离去,就在小满转身离去那一刹那,这老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经此一事,小满带着小六,在路万万不敢停留,只想快点到达丹穴洞,见得至善真人,以免节外生枝。就在小满和小六着急赶路之际,小满却听得前面远远传来哭声,小满道“这等深山之中,怎会有人家”,但却听这哭声似乎是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婆婆,小满不忍,于是只得带着小六寻着这哭声而去。
只见得路旁树下,坐着一个老婆婆,八十左右,白发苍苍,衣着普通,面容憔悴,旁边还有只背篓,正伤心痛哭。小满前,关切的问老婆婆道“老人家,你为何在此痛哭啊”,这老婆婆见有人来,也不言语,看了一眼,又继续哭起来。小满只得再次问到,老婆婆只对小满说到“告诉你有何用,你这个小娃,有何本事,救助老身。”小满听老婆婆这么一说,只说到“老人家,可听我一言”,说罢,小满将遇虎之事告诉老婆婆,并说到,现在就是遇到老虎也不怕,他有金刚剑和藤棍在手,可与之一搏。
这老婆婆听小满一说,似乎有些道行,便让小满坐于跟前,告诉小满,她乃是山下村民,先夫姓王,和一孙女相依为命,今早她和孙女进山,采摘药材,好换些银两,可曾想到二人走到山一处水潭时,孙女去水潭边取水,从那水潭里窜出一条恶龙,将孙女夺去,她本想随孙女而去,但又心有不甘,才在此啼哭。小满只道,这座修行得道的仙山,怎会妖魔四出,难道那樵夫也是说谎不成。
王氏又告诉小满,那个潭叫无底潭,深不可测,据说直达海边,与南海相通,那恶龙不知怎的到了这深潭里。小满遂叫王氏带他前去,他定要会会那恶龙,替老婆婆讨回孙女不可。王氏见他一番好意,却怕救人不成,反倒害了小满性命,只说感谢有心,劝小满不要前去,她拿些祭品,到那无底潭,随她孙女而去。小满见王氏,如此伤心,内心早已对那恶龙恨之入骨,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等恶物,岂能让它危害人间,就算死,也要和那等恶物同归于尽。王氏见小满心意已决,不容更改,只得带小满前去。路,小满问王氏为何不去求助于至善真人,王氏只答,我等布衣,怎有缘见的真人。小满不禁自问,这真人不救人于水火,要他作甚,且等我救出这女子,我当当面问于真人,此山为何如此多怪,他在此修的何道,即得道,为何不前去搭救于人,若是解释不清,我自当离去,寻觅良师。
悬壶奇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