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芯
超小超大

第四十五章 今不如昔 (3-2)

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此变动自然拨动了许多人的心弦,皖南小三线基地的未来何去何从?

“市委对后方管理局的意见非常明确,就是服从全国一盘棋策略,以前如何工作今后也一样工作,市里依旧会保持原有支持力度。

有传闻说,要取消小三线建设,全部职工搬回沪江市上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历年来为了建设1个企事业单位,沪江市总投资超过10个亿资金,后方管理局现有职工总人数6.2万人,随迁家属1.6万人!

如此大的家当哪能轻易说搬家就搬家,谁能为那么大的资金和那么多的人力负责!

在座的厂长回去后要做好本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这个问题澄清讲明白,市里方针保持不变,让大家继续安心在皖南山区工作。”

新上任的后方管理局局长,在为其就职而召开的全局领导干部大会上斩钉截铁发言,要求保持小三线基地的稳定。

小三线基地,对沪江市政府来说,属于烫手山芋。

前期投资了10个亿,挤占了市里大笔建设资金,还抽调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进山支援,现在每年除了工厂收支结余之外,沪江市还得财政补贴2000多万元资金。

从经济账来算的话,这是一笔长期亏本的买卖。

三线建设是国家中央层面的战略决策,属于中央、地方和部队三方共建,但主导权却在中央手中,地方政府无力干涉。

因此,对小三线基地,沪江市就算想调整也无能为力,这个权力在仅保留在中央。

上面不发话,下面不敢乱动。

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继续输血,保持皖南小三线惯性运行。

话说回来,接到厂长们纷至沓来的订单减少报告,刚上任的后方管理局领导班子也很头疼。

尤其局长和书记都是从沪江调来新上任,本以为军工厂效益应该不错,没想到眼下情况却不容乐观,嗷嗷待哺等着他们送米下锅。

小三线全部1家企事业单位,其中生产类型的军工厂54家,剩余27家都是配套单位,比如运输车队、后方医院、子弟学校等。

军工厂类型也五花门,有的生产步枪、大炮、手榴弹等常规武器,也有研制高射炮、火箭炮这样的新式武器,还有制造雷达、电台、集成电路等高科技配套产品,可谓是一个军工小社会。

光是依靠皖南小三线的军工产品,就足以武装起来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毕竟它可是为了沪江大都市规模而配套的战备基地。

可就是这些为了备战备荒的军工厂,伴随时代的变迁,命运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明眼可见,来自军工的订单逐步减少,想要单靠军品吃饱饭怕是妄想。于是,后方管理局领导班子经过综合讨论后,决定小规模尝试向民品发展。

“我们将小三线基地的现有情况汇总后,历经认真讨论并报市委同意,决定小规模抽取几个厂试点向民品生产转变。简而言之,就是从单靠军品走路变成军品、民品两条腿齐头并进。

市里将调动相关企业配合我们开展转型工作,比如你要搞风扇厂那么市里企业会无偿转让技术并派专家上门指导,总之我们有好的可行想法,市里就尽量满足帮忙。

还有2个月就到年底,大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回去集思广益,看看能不能拿出有效的军转民方案。明年元旦时统一报送上来,由局里协调安排列入年度计划,争取闯出新的一条路。

试点名额初步定为5个厂,先到先得,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

后方管理局的新局长选择国庆期间召开厂长联席会议,将破解小三线难题,力求转向民品生产的意图贯彻下去。

零一一厂的厂长郑云德在底下听了后,心里大为所动。

眼下厂里陷入青黄不接的状态,必须得想办法寻求出路,不然上千名的职工和家属都耗费青春在山里。

动比不动好,至少拥有改变的可能。

跟其他厂长相比,略显年轻的郑云德更有一些进取心。

国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说好普通世界,怎么黑雾降临 连载中
说好普通世界,怎么黑雾降临
就买个橘子吧
穿越而来的徐凡,本想着在这个普通世界好好地奋斗一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哪成想,睡了一觉,就黑雾降临了。 好在这时候装死的系统复活了。 什么你等阶比我高? 哦,没事,我先加个点。 什么这个很难没人能学会? 哦,加点。
30.2万字5个月前
刺桐城 连载中
刺桐城
芊芊菀茉
至今为止都过着一帆风顺的千金小姐苏如鸿,本来打算要和做建筑的未婚夫许建冬结婚,但因开武术馆忠直仁厚的的父亲被好兄弟黄大为所害,导致她父亲因走私罪入狱猝死,从此苏家一落千丈。从此她踏上了一条血海深仇又波折不断之路,誓要为父亲洗清冤案,同时又忍痛和未婚夫解除婚约,挑起了弟弟妹妹们的重担,做不完的琐碎繁杂,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事业、感情、前途。故事始终围绕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矛盾和人性悲剧在讲述...
12.6万字5个月前
文体之路 连载中
文体之路
大熊不是猫
主持人问陈明亮是怎么走上文体之路的,陈明亮说,是因为自小杀猪,我总要比猪长的更强壮!声音也要比猪叫更嘹亮!
167.1万字5个月前
别拿你的职业挑战我的爱好 连载中
别拿你的职业挑战我的爱好
清澈高远
别说我一个导演为什么总爱去打破其他行业的天花板,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每次都是天花板先动的手……
71.2万字5个月前
日常系大文豪 连载中
日常系大文豪
写诗的先生
央视记者:“作为第二位华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成为年纪最小诺贝尔文学奖保持者,您有什么感受呢?” 余明川“啊,我只是个普通的――知名作家罢了,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非我愿,不过也挺高兴的是了。” 《时代周刊》将其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他是来自古老东方的不可思议的伟大诗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的思维花冠。” 你以为这是一本文抄公都市生活?不,是有些神经病的主角踏入游戏后,靠着全球的书
22.4万字5个月前
我就是音乐皇帝 连载中
我就是音乐皇帝
田里的金鱼
都说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但周俊逸不这么想,他只有一个目标:“我要做音乐上的皇帝!”
6.5万字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