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声伴随着铜锣声,传荡在阳谷县的各个角落。
很快就有人大声问道,“每日500文,工钱日结,此话当真?”
敲铜锣的那人回到,“庆记商行是什么地方?岂会骗你不成。”
说完,敲着铜锣继续向前。
另一处,“可是卖手电的那个庆记商行?”
“是,想挣钱吗?想就马去东门。”
...
一时间,庆记商行招工的消息,传遍阳谷县城。
每日500文,工钱日结,但凡家中条件一般的人,谁不想挣?
许多人放下手中的活儿,赶往阳谷县东门。
客栈。
万公子也是被外面的铜锣吆喝声所吸引。
打开窗户,却早已不见铜锣。
只见无数人集结向一个方向走去。
顿时好奇心爬心头。
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是有戏班子表演?
还是阳谷县县衙有大事发生?
随即转身开门,“去打听下,发生了何事?”
片刻后,那人回到楼。
“启禀公子,是庆记商行招工。”
万公子满脸疑问,“庆记商行招工?招工要弄这么大的动静?”
“据说是每日五百文,工钱日结,所以许多人便赶过去了。”
每日五百文?公子日结?
什么样的活儿,能开出这样的条件?
肯定是急事,而且继续人手。
否则不会弄这出这么大的动静,开出这么高的条件。
难道是要制作手电?
“走,留下几人看好行礼,其余人随我去看看。”
一个时辰之后。
阳谷县东门。
偌大的东门街道,集结了约几千人。
所有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小声交谈。
李庆站东门城墙之,旁边站着来福,手里拎着铜锣。
“点一下,大概多少人?”
来福大致的点了一下,“一万左右。”
一万人?
哪来的这么多人?
阳谷县总共才多少人?
一下就来了一万人,阳谷县有这么多缺钱的人吗?
李庆不知道的是,每天500文,两天就是1000文,一个月就是1一万五千文,折合白银15俩。
放在后世,妥妥的月入万。
这年代挣钱本就是难事。
天底下哪儿去找这样的差事?
即便开个小铺子,一个月也不一定能赚到15两银子。
所以,整个阳谷县,除了那些家大业大的人基本都来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事,此次最多只有三天时间。
这边还等着交货呢!
为何还有三天?
他可没说三天之后,什么时辰交货。
可以是早,也可以是晚。
李庆望着混在人群之中的一些人,“怎么还有老人,女人和孩子?”
“这,估计是给的工钱太多,一家老小都来了。”来福无奈的说道。
“行吧,来就来吧!”
来福连敲三下铜锣,才将嘈杂的声音压下去。
见所有人安静下来,李庆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大喇叭,开口说道,“所有的老人,孩子,女人站一边,其余人站一边。”
话音刚落,人群便开始沸腾,有人抱怨起来,刹那间便又陷入一片混乱。
来福见状,又是三声铜锣声想起,并大声喊道,“肃静!”
李庆则是举着大喇叭,“所有老人、孩子女人站一边。”
“若是再叽叽歪歪,都不用去了。”
城墙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老人女人海子开始往另一边站去。
又是一刻钟。
水浒:开局狮子楼大战武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