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能忘呢,只是……”昊倾城说,“如今我这情形,还有那些死去的同伴……”
“你觉得他们是因你而死的吗?”昊九天问。
昊倾城默然。
“那你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昊九天说。
女学馆,讲坛上,老聃讲道:“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好的时代,君主下面的臣民仅仅知道他的存在而已。
次一等的时代,民众亲近君主而称赞他。
再次一等的时代,民众畏惧君主。
又次一等的时代,民众轻慢君主。
“信不足,焉有不信。”老聃讲道,“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民侮之,是因为君主自身不足取信。
最好的君主戒慎出言,慎重其政令。事情成功了,百姓不知道有君主的功劳,都认为大家自然如此。
“故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老聃说道。
智慧,在这里主要指礼乐权衡斗斛之术,有很大的虚伪性在里面。
大道废弃了,仁义就会凸显出来。六亲不和睦,孝慈就凸显出来。国家陷于混乱,忠贞之臣就凸显出来。
仍是辩证的一体两面。
湖边庄园里,昊九天说道:“你们都想改制为一个理想的政治局面,君主无为,一任自然,民众也皆得其自然,没有强权,没有压迫,世界处于一种大顺的状态之中。”
“他们是为了实现这样一种局面而死的。”昊九天转而对昊倾城道,“而你,恰好是他们寄予希望的领导者。”
昊倾城记得自己的老师曾对她讲过为君的四重境界:下知有之、亲而誉之、畏之、侮之。
想要达到最高的那重境界,最佳方式就是无为之治。…
至于如何达致,老师似乎只点了纲领性的东西,虽有诠释其原理,但没有指出具体的道路来。
当她还是储君时,一次跟父皇召见四方朝贺,与魔界来的伐檀他们交谈,得知有这么一种路径,很大可能达致老师描绘过的理想社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时的她不禁详细地请教伐檀。
“历来改制,无有不牺牲者!”昊九天 说,“你们当中不乏出身优越的,不好好地过日子,为何要如此折腾?”
众人一阵面面相觑。
然后,有人说道:“那只是表面现象,无论富贵贫贱,世上并没有永恒的岁月静好!”
“我等若只是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迟早坐吃山空,史上不乏家道中落者!”
“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为生民立命!”
……
众人陆续说出自己的理由。
女学馆,台下有学生问老聃:“先生说的那重最高境界能实现吗?”
老聃捋着胡须道:“在这个时代还无法实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于到底能不能实现,或许是百年以后、也或许是千年以后的事情了。”
湖边庄园。
“有没有想过,你们憧憬的这个乌托邦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呢?”昊九天问,“这血淋淋的教训还不足以让你们畏惧吗?”
“乌什么?”昊倾城问。
“乌托邦,这是希腊一个名叫柏拉图的学者提出来的!”昊九天说,“我在希腊游历时还跟他聊过,所以才觉得你们要改的这个东西,跟他描绘的很相似!”
“哦!”昊倾城说。
“你们这是空想,懂吗?”昊九天说。
“不去实践,怎么知道它能不能实现呢?”昊倾城说。
“你们就犟吧!”昊九天说,“往后还要挂掉多少人?”
女学馆。
他本是一世无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