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工部侍郎岑文本等少数几个人,此刻也站出来支持。
房玄龄等人的进言,让李世民暗暗点头。
官员和氏族勾结,结党营私,欺压百姓,这是李世民深恶痛绝的。
百骑司之前就曾跟李世民汇报过,在蜀王李恪去益州之前,益州城百姓们常常连饭都吃不饱。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遭受这些人的压迫,那么将来造反起义也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李世民认为,蜀王李恪这种坑杀益州官员和氏族的事情,非但有过而且还用功劳。
只是现在五姓七望氏族中人群情激奋,如果李世民这时候下令封赏蜀王李恪,他们可能是不会答应的。
甚至说不定站出来死谏,到时候真一头磕死他这太极殿,传出去李世民名声也不好。
而且李世民心里清楚,五姓七望绝对不止这点本事。
今天也就是卫国公李靖避嫌没来,如果连卫国公都跳出来说要严惩蜀王李恪。
到了那个时候,李世民就会很尴尬了。
卫国公李靖昔日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便跟着他南征北战,东挡西杀。
算是李世民一朝的开国功臣了。
李靖的进谏,在李世民心中分量很重,他不想寒了这些老部下的心。
为了这事,李世民其实彻夜未眠,感觉非常为难,但他还是道:
“众爱卿的话朕都听到了,既然如此,那便撤掉蜀王李恪益州大都督的职务,让他即刻返回长安禁足反思百日...”
然而就在此时。
不等李世民说完。
太极殿门口,响起一声急促的呼喊。
“启禀陛下!边关急报!”
闻言,李世民立马招手,将来人传了进来。
“皇,皇,大事不妙啊!”
“陇右道,陇右道....”
“陇右道边关,昨夜被吐谷浑大军侵犯!”
边关斥候气喘吁吁进入了大殿。
当声音落下,李世民眸中闪现过一丝骇然。
“陇右道,究竟怎么了?”
边关斥候单膝跪在太极殿中,汗出如浆,猛地深吸了几口气,勉强将这口气喘匀了,然后说道:
“吐谷浑大将慕容都布率五万大军,趁夜袭击了陇右道边关安西城,城卫军都督石信亲率三千城卫军和敌军死战。”
“但终究寡不敌众,被慕容大军全部歼灭,吐谷浑的大军将安西城掠夺一空后,还长驱直入剑南道,直奔长安而来!”
“什么!?”
李世民的脑袋,‘嗡——!’的一声炸了!
大唐:培养不良人,卧底遍布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