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早朝时分。
太极殿内。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神色难明。
双目之中还隐约可见道道血丝,显然是熬夜过度。
跟前则是一干文武群臣,皇亲皇子则站在龙椅左右两排。
左为贵,太子李承乾站立于龙椅左手位。
他垂眉束手,始终以一国太子自居。
仪态端庄,堪称一朝文武大臣表率。
而李世民跟前的贴身太监王公公,则环伺于李世民近前。
李世民朝王公公摆手示意。
接着,王公公立于龙椅面前,朗声道,“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此言一出,太极殿下却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这个时候,太子李承乾站出来道,“大臣们无事奏,说明我大唐风调雨顺,百姓们安居乐业,五谷丰登。”
“这实乃是皇的洪福,也是我大唐子民的福气!”
李承乾说这话时,一副慈心博爱,风采飒飒的模样。
闻言,下面文武百官也跟着太子,起声附和道,“大唐子民托皇洪福,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苦涩一笑,“众爱卿平身!”
表面是接受了大家伙的奉承,其实内心担忧不已。
在昨晚看完前线发来秘奏后,就如同心中压了一块大石头一般。
大唐有不良人这么一支神秘且强大势力潜藏在暗处,让李世民忧心不已。
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连呼吸都无法顺畅。
接下来的早朝时间,文武百官按照惯例汇报了一些赋收税费。
便再无人启奏其他事宜。
又跟群臣寒暄客套了一会,李世民便让王公公宣布散朝。
“退朝!”
群臣跪拜,恭送李世民退出了太极殿。
王公公搀着李世民,一行人是直接奔着寝宫去的。
显然李世民昨晚一夜没睡,现在该去歇息片刻了。
“你们听说了吗?昨日蜀王府邸汇聚了十二个少年俊杰,说是奔着投诚蜀王去的。”
“这事我也听说了,据我所知,这十二个少年俊杰,可都是名将之子,像是尉迟恭老将军的后代尉迟宝林之流!”
“说来也怪,为什么这等人物不去投诚太子殿下,而要去投靠蜀王呢?”
“你莫不是看不起蜀王不成,我看蜀王在小辈里,倒是颇有些威望...”
“....”
李世民离开后,方才殿文武群臣便开始议论起来。
不过在太子李承乾还没离开太极殿的时候,群臣议论的是雪月风花,诗词歌赋。
等李承乾离开太极殿之后,他们才聊到了这些东西。。
李承乾彼时虽然站在太极殿外,但是群臣议论的话语,他一句不差全听到了耳中。
听到大臣背后议论,太子李承乾脸色阴寒,双眸之中似有火星在酝酿。
等回到东宫后,李承乾一把将摆在房中,礼仪用的三足瓷器,狠狠的摔于地。
陶瓷碎片飞溅,散落一地。
李承乾怒道,“该死,我哪一点比不那个废物李恪!”
“太子,怒而摔物,有失风度!”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威严的声音传了进来。
李承乾抬头一看,却是太尉长孙无忌走了进来。
同时,长孙无忌也是太子李承乾亲舅舅,长孙皇后的哥哥。
李承乾是嫡子,一出生就被李世民立为太子,还起名承乾,寓意承接乾坤之意。
足以说明李世民对他的看重,想要把他扶持为自己的接班人。
长孙无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坚定站在他这个侄儿身边。
“太子,何事让你如此发怒?”长孙无忌走到李承乾面前,问道。
李承乾,“舅舅何必明知故问,方才殿内群臣的话你也听到了的。”
大唐:培养不良人,卧底遍布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