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学习重点、难点是: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语,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3、了解保尔瞻仰烈士公墓,一路上的环境描写和进入墓地时的环境描写,这两处描写既渲染了两种不同的气氛,又为人物活动设置了场景
……”
还是老习惯,先由汪海峰朗读课文,然后班主任再进行分析。
“全文是以什么为顺序,谁来回答?”班主任问道?
没有人回答,汪海峰举起了手,站了起来,道:“全文主要以保尔踪迹为顺序,从松林、监狱、医院、广场到目的地烈士公墓为顺序,写保尔瞻仰烈士公墓的所见所闻。”
“很好,坐下。”班主任点点头,拿起课本接着分拆了起来。
“……一圈苍翠的小树。陡坡外高耸着挺拔的青松。谷地里满铺着如茵的嫩草。”主任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接着说到,“注意这里的环境描写,‘高耸着挺拔的青松、如茵的嫩草’与开头的‘冷冷清清的街道’、‘从前的监狱,是用阴森森’形成鲜明的对比。”
“‘……只有松林轻轻地沙沙作响。田野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新春的气息。’新春的气息,反映苏维埃政权毕竟胜利了,严冬过后,大地回春,另一种气氛是充满生机的,欣欣向荣的,作者运用两种环境描写来体现出来。”
“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班主任读道,接着看向大家,问,“这里的‘虚度年华’跟‘碌碌无为’都是表示一个人没有作为,它们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用‘虚度年华而悔恨、碌碌无为而羞耻’?大家有没有想过,谁来说说?”
“好,汪海峰,你来说这两个成语他们的区别在哪”班主任看到又是汪海峰举手,高兴地说道。
“虚度年华意思是指一个人白白地度过年岁;碌碌无为意思是指一个人平平庸庸,无所作为。作者用虚度年华来形容悔恨,表达一种回忆过往虚度的光阴感而深深地自责,碌碌无为来形容羞耻,表达了对过往的所作所为平平庸庸,面对敌人的压迫不敢拿起武器反抗侵略,只顾着自己苟且地活着,因自私而感到羞耻。”汪海峰结合全文背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回答得非常好,可以看出,汪海峰同学的语文基础非常扎实,能写出《人世间》不是偶然的,罗马不是一天盖成的,同学们,大家要向汪海峰学习。”
这两个成语可不在学习范围,老师是临时抽的,汪海峰能够回答得这么完整。
前面的同学纷纷向汪海峰投来羡慕的目光。
现在第一次测验过,汪海峰以平均95分的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这么高的分数是开校以来没有过了。
班里的同学们对汪海峰打心里敬佩。
现在听到汪海峰分析得这么透,有点老师讲课的影子。
汪海峰很得意了美美地享受了一波同学们投来的羡慕、佩服的目光。
重回97,从初中开始当文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