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一位戴眼镜、胡兰头的女青年,她笑容满面的给了一张表格。石海偷偷扫了一眼,这位小宁肚子微微凸起,应该已经是个准妈妈了吧?
石海接过表格,粗粗看了一遍,就忍不住吓了一跳。
轧钢厂、肉联厂、纺织厂、搪瓷厂……。足足十几家厂,特么的都是好单位啊?
一时之间,石海就有点精神恍惚。这不会是做梦吧?还有这样的好事吗?
“呃……王姨,红星轧钢厂可以吗?”石海就变得更加心虚。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像轧钢厂这样的钢铁企业,后来就是最顶尖、最热门的国企大厂。
甚至后来兴起了互联网企业,它们都还在沿用“大厂”这个名字。
没想到王部长和赵主任意味深长的相视大笑,连那位小宁都在掩嘴而笑:“小赵,没看错人吧?我就知道,这小鬼肯定会挑选轧钢厂!他就会挑选这种最艰苦、最光荣的工作。”
石海已经彻底懵逼了。他根本没有想通,为什么王部长和赵主任会如此的兴奋?
不是应该自己兴奋吗?毕竟在这个年代,轧钢厂就是首屈一指的好单位,普通百姓是很难找到这份工作的啊?
其实石海想岔了。因为上面的那段话也需要翻译一下,同样也很有时代特色。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光从职工人数来看,就从建国初期的1000万人左右,增加到1960年的4500万。想象一下,就在这10年间,竟然翻了4.5倍?直接增加了3500万职工人数?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其实从58年开始,岗位基本上已经饱和,一般不再继续增加。并且在一五计划期间,就是那个156个项目,建设了大量工厂,职工人数简直就是急遽膨胀。
所以说,现在是56年,情况是截然相反的——根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工厂招不到人!只要出现合格的劳动力,各家工厂都是疯抢的!
感觉很违反常理吧?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四合院:逼我放飞自我是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