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嘉接着就开始侃侃而谈,与老冯盎商议起岭南的开发事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岭南大面积种植甘蔗,李元嘉出技术开始垄断全国的白糖供应是市场。第二,在沿海地区设置晒盐场,技术同样李元嘉出,贩卖食盐供应。第三,李元嘉出技术跟工人,在岭南烧制玻璃窑,虽然现在掌握的技术高透玻璃烧不出来,但是玻璃体是完全没有问题,有了玻璃在配合蜡纸跟铁皮盖,在有了盐跟糖的便利那么岭南的海产品鱼获罐头跟水果罐头进去内地市场就没有了阻碍。虽然没有真空技术不能像后世一样动辄18个月到两三年的储存起来。但是最起码水果罐头9个月左右的保质期,海产品1年以的保质期还是可以保证。第四,大量种植三季稻,稻米充足以后可以贩卖可以酿酒,成立联合酒厂生产高度白酒,名字定位岭南春。
当然盐铁向来是国家专卖就算是皇帝持股也不可能都占了去,所以李元嘉跟冯盎商议,这晒盐他们只做岭南及外卖的市场,剩下的大唐州道由李元嘉以前提供的技术可以做出矿盐提炼,也可以在其他沿海地区晒盐,这就不是李元嘉他们需要管的了。
冯盎针对李元嘉提出的方案表示震惊,若果真的实现了李元嘉的计划。那么岭南将变成鱼米之乡而不再是发配人的蛮夷之地,而且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以把僚人从深山吸引走出来,一但僚人开始种植甘蔗水稻,做工晒盐有个收入生活富裕之后恐怕再很难回到山沟沟里过着靠天吃饭的游猎生活,可以说这一个民族政策就可以使岭南僚患平定。
当然这么大的事无论李元嘉还是冯盎都不是他们俩商量好就能干的,有钱有粮跟造反无异。于是两人达成共识后在傍晚时间两人一同去了皇宫面见陛下。随后李世民宣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孔颖达、颜师古、岑文本面圣。具体谈了什么,怎么谈的没有人知道。只是随后民间出现了两个商会,分别是岭南商会跟江南商会。岭南商会所有受益户部占四成,皇家占三成,冯盎两成,楚王府一成。其实李世民拍板是三家各两成,是李元嘉说作为皇室成员主动献出一成给予皇室。江南商会户部占三成,江南世家两成,关陇世家两成,山东士族两成,皇家内府一成。
是的政治有的时候就是个平衡,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对于分成比例作为皇帝李世民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随着香水等业务的展开他其实也富足了,皇后也不用穿旧衣服了。但是这次计划实施完恐怕几年之内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首富了,到时候邹凤炽算个什么东西。至于其他的,这次是私下交易,是皇帝跟新兴士族的一次交易,山东士族也只取了孔颖达为首孔家、颜家、曾家等一部分儒学豪门。至于五姓七望被各个新兴豪门的代表选择性忘记。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反正这场交易是不了台面的地下交易五姓七望知道了也无可奈何更何况从岭南到江南再到登州莱州,沿海地区都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于是一次秘密朝议之后为新兴士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为老牌士族的衰落敲响了丧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老牌士族集团跟新兴士族集团的不断对峙。而作为皇家却得到了莫大的好处,金钱金钱拿到了,国库丰盈了,新老贵族斗争不断有家族衰落,有的陨落,也为后来开刻苦平民的晋升倒出了空间,而且皇权无形中变得巨大,再不是说几个家族支持就会有一个草头王造反成功的局面了。
李世民今天是真高兴,于是开始设宴款待几位大臣,但是李元嘉却跟皇帝还有几位提出了告辞“皇兄,今天一天都在忙,我还没有去薛延陀的驿馆,今日的酒宴十一就不参加了我要去鸿胪寺会一会薛延陀的使者。”
贞观逍遥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