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要是没事的话,他们一家人就蜷缩在床上,不下床...没办法呀!
人一旦下床活动,那就得穿厚一些。
而家里就那么一件厚衣服...顾了老大,顾不上老二,顾上了老汉,顾不上老婆。
更何况。
像他们那种贫困家庭,大冬天只能尽量减少活动,要不然的话就会多消耗粮食,会多消耗体力...
像那样的贫困地区,那样的贫困家庭。
于老不但见过,而且亲自去他们家走访过,甚至还住过一晚上。
但毕竟,那只是个别现象。
顶大也就是某个极度贫困的小山村里,会出现那么几户极度贫困的人家。
而如今。
论起经济条件,放在整个陕北来说,都还算是相当不错的三十里铺大队。
群众的生活,竟然照样如此困难?!
那可想而知,在远离无定河边、村里面基本上没有水浇地的那些贫困山村。
那又该是多么可怕的一副场景啊!
不敢想,真是让人不敢想...
不过。
这次于老带队下来做调研,他工作的重心,并不是在于做【陕北农村贫困情况调查】。
因此。
一个生产小队,一个生产大队,甚至是某个公社...它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水平?
这并不是于老应该去了解,更不是他应该去操心的事情!
事有轻重缓急。
尽快调查清楚三十里铺在新社员当中,实行的这种【土地分片耕种,社员们各自负责】的模式。
它对于提升社员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究竟会有多大的激励效果?
以及实行这种新政策之后。
现有土地的平均亩产量,能得到多大的提升?
于老需要由此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估:农民在耕种土地的时候,“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由出工”一旦确立下来之后。
到底会对整个集体的收益,带来多大的好处?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于老需要知道:实行这种新政策之后,会不会动摇农村的根基?会不会有什么负面后果?
等等诸如此类的...
只有这些东西,才是于老此行的首要目的!
一旦把这东西搞清楚了之后,于老回到四九城,就会写成详细的书面报告。
然后呈交给某位即将复出的超级大大佬,从而成为他做重大决策决之际,能用得上的重要参考依据...
所以...扶贫?
这可不是于老的本职工作,也不是他的强项。
于老的工作重心。
是放在如何系统性的、高效而快速的,去解决全国范围内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劳动力没得到充分释放的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只有有效解决掉了这个问题,农民有了劳作积极性,才能让广大农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唯有让生产力得到有效提高。
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目前还普遍存在的缺粮现象、贫困现象!
所以。
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着眼点就不一样。
身为一个村干部的叶小川,其实看的是“点”...最开始这个‘点’,其实就仅限于三十里铺庄子。
到了后面。
等到三十里铺开始稍稍走上正轨了之后,在叶小川眼里这个‘点’,随之扩大了一些。
变成了三十里铺庄子本身的农业建设,和三十里铺大队集体企业。
而如今。
等到三十里铺的工农业建设事业,都走上正轨之后。
叶小川的着眼点,就顺理成章的扩大成了包括三十里铺本身,以及杜家庄、还有白家沟大队...
随着地盘的扩大,手底下的人越来越多。
但总的来说。
叶小川目前侧重的,还就好好建设这几个小地方,依旧还是仅限于一个小小的‘点’。
火红年代,我在陕北当知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