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道理升华一下,把美国赚到的美元拿到法国进行投资,即使被投资的产业或物业的法郎价值保持不变,但随着法国经济崛起与法郎的升值,无形之中,资产会呈几何倍升值。
他把这种操作模式称为货币转移。
正如1942年法国的股市大涨,投资者仿佛翻着倍挣钱,但同时法国在通货膨胀,法郎的购买力不断降低,花300法郎也未必能买到之前价值100法郎的商品,看似手里的资金数字变大了,可不如之前经花啊。
如今的法国仍然处于高通胀时期,法国人民花钱都是万来万去,对法国的未来也缺乏坚定的信心,只有较少的家庭会考虑储蓄,大部分家庭充分享受月光族的美好。
在这样无声恐慌的氛围之下,悄悄在法国境内收购恒产,会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作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战后法国国土一片狼藉。法国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大多毁于战火,毁坏的建筑物达到200万座,无家可归者有600万人。物资匮乏、资金不足,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战后法国的社会秩序也很不稳定,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十分激烈。
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他试图通过国有化、结构改革以及经济计划,使国家有效地干预国民经济活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
1946年法国宪法宣布:“所有一切已经具有和将要具有为全民服务或事实上具有和将要具有垄断性质的财富和企业必须全部成为全社会的财产。”
国有化大概是法国的经济良方,一战后玩了一次,二战后又来一次,从私变公玩得贼溜。
当然,国有化不是法国的专享,事实上,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导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理论和国家政策取向发生重大变化。
二战后,欧洲对美国式的资本主义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了质疑,经济学家对政府经济角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政府不能仅仅充当私人经济的保安,而应当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调节者。
思想上的转变,加上马歇尔计划的开展,美国要求欧洲国家以政府项目的形式签约和履行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国有化进程。
马歇尔计划的钱是要还的,美国政府不可能直接面对欧洲国家的私企,要不然放债容易,将来收账就难了;对欧洲国家的政府来说,借来的钱给谁不给谁涉及非常复杂的权利博弈,直接以政府的名义进行投资可以减轻博弈的烦恼。
总之,法国在社会党和法共两个左翼政党的推动下,早就掀起国有化的浪潮,工业国有,金融业国有,不少领域诞生了国企二大爷和公私合营的七舅姥爷。
二大爷和七舅姥爷既懂法律又会耍流氓,熟练掌握差异化攻击手段,私人耍流氓,正义从不迟到,私人讲法律,上去正反两巴掌。
惹不起,只能躲,投资恒产必须绕着两位爷走,不然屎都轮不到热乎的。
这一绕,基本上把绝大部分行业给绕了过去,农业、重工业想都别想;轻工业大部分此路不通;电气工业及核工业、军火工业,梦里惦记一下就算了;银行、贸易与运输、金融业、旅游业,收费站全年无休,可以投资,但要做好投大钱分小头的心理准备。
冼耀文既无大钱,也没有心理准备,就他现在手里的那点钱,最好的去处是房产、股市和投资服饰品牌,纪梵希这种大漏要抓,其他小漏也可以舀上几瓢。
于是,在朝鲜以兵力、火炮、机枪、半自动步枪、坦克、飞机等最少二比一的优势下,对韩国展开暴风行动之时,冼耀文穿梭于巴黎的证交所、时尚扎堆的街道、市政厅,研究股票、拜访设计师、探听巴黎二环路“A86高速公路”的规划。
金钱玩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