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咖啡也是可以的,用便宜的咖啡豆边角料打造出几款与众不同的咖啡,让偶像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夸赞,跟风的粉丝们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令味蕾化难喝为独特,别人不懂,自己懂,进而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成为“咖啡”的拥趸。
为了给卖贵披上合理的外衣,咖啡豆的采摘、烘焙都要讲究,比如只能用5987天大的少女进行采摘,烘焙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转9999下,诸如此类,最好能形成“咖啡道”,往境界上面去扯,那就更完美了。
咖啡豆也不能说是边角料,在气候、光照、地理位置等上面做做文章,一定得说是严选出来的。
把客户当傻帽是不道德的,一定要给予她们足够的情绪价值。
当天,冼耀文给德赛兹律师事务所的德赛兹律师去了一个电话,交代了阿佳妮的事,也委托注册一个商标“皮尔·卡丹”,塞纳河畔的公司和一系列商标需要算准在8月9日进行注册。
这天是七夕节,方便杜撰一系列的故事,算是为品牌进入东方留下一个引子。
……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非洲有一个黄金像萝卜一样生长的国家,它的名字是加纳帝国。
加纳的名字首先在阿拉伯学者的作品中出现,加纳既是一个城市的名字,也是国名,阿拉伯著作提及索宁克人的国家称之为加纳,但索宁克人自己和其他曼德人则知道他们的古老王国是瓦加杜。
加纳帝国统治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地区,因为一度垄断了西非的黄金交易,日常生活又几乎都与黄金有关,加纳帝国又被称为黄金国度。
帝国以商业为基础,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帝国岁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
加纳国王以生产黄金著称,国家规定一盎司以上的金块归国王所有,但金砂可以自由买卖,金价由国王控制。
国王还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这种贸易主要以撒哈拉沙漠的盐和地中海地区的铜、干果、贝壳等商品换取西非的黄金和奴隶,贸易税收成为王国的重要收入。
据阿尔·巴克希记载:加纳国王对入境的每一头驴所驮的盐,征收1金第纳尔的税,出境税加倍。黄金生产和撒哈拉贸易促进了加纳王国的繁荣,到加纳访问过的人都盛赞起宫廷中服饰之华丽,不仅国王及大臣的衣服上带有贵重的金饰,就连卫士手中的盾牌、宝剑也镶有黄金。
黄金产自南方的加兰、班布克和布雷等产金区,国王对金矿的开采实行某种形式的垄断,从这个国家的矿山里挖出的天然金块,全部归国王所有,只有金砂留给采金的平民。
据说国王拥有一块重达15公斤的天然金块,它被嵌在国王的宝座上。金砂产出后,经万加腊商人流入萨赫勒地带的商埠。
自古以来,加纳就是富庶之地,1950年的加纳也不差,避开穷困的地方不谈,加纳还是挺发达的。
大使酒店,一家位于非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阿克拉的酒店,建筑长长的一溜,一共五层,底层只设了一个酒店大厅,大部分地方都空置着,一根根立柱把酒店支棱起来。
阿克拉的七月天气不热,白天最高气温不过二十八摄氏度,大使酒店每个房间都有阳台,够放下一张户外桌再搭配几张椅子。
冼耀文冲过凉,只围着一条浴巾坐在阳台上,嘴里嘬着吸管,喝着冰镇神秘果果汁,手里拿着报纸,耳朵里听着冼耀武、戚龙雀、顾葆章三人拿着望远镜偷窥楼下享受日光浴的女人而发出的阵阵怪笑。
大家对女人都不陌生,坐同一班飞机来阿克拉,而且女人就在冼耀文的隔壁房间,在房间里呆烦的时候,两人在走道里相遇过,并一起透过窗户欣赏云彩。
经过聊天,得知女人是利物浦人,三岁就到了香港,直到上大学才回英国,因而女人有一个中文名施夷光,就是范蠡的那个西施。
透过阳台的格子装饰缝隙往下面瞅了一眼,冼耀文的目光回到报纸上,继续阅读一篇关于克瓦米·恩克鲁玛的文章。
金钱玩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