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当中有四五个小孩,从上车开始就叽叽喳喳,找我家孩子聊这聊那,因为毕竟不熟啊,再加上还有其他乘客,太大声说话,会影响别人的,所以我家孩子只是礼貌性的回几句。可是,我的乖乖啊,那几个东北小家伙就闹腾开了,在那里各种贫啊,谈学逗骂,吹拉弹唱,那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啊,说实话,开始还真的觉得这帮小孩挺有意思的,到后来就真的觉得有点聒噪了啊。
车上的游客连导游的讲解都听不清了,几次有人出声提醒他们小声些,可是这些小家伙们不但不知道收敛,反而能接着你的话把,就势再来一通,呵呵。我家大闺女本来是想着好好的听导游讲讲北京的人文历史,结果一路啥也没有听清,把她给气得,一路上都撅着个嘴。
但是皮特健谈这件事对我来说,绝对是求之不得呢。我初进林道,对公司一无所知,正迫切的需要大致的了解一下公司和同事。现在好了,很多事情不用我去问,他就竹筒倒豆子,“哗啦哗啦”的说了,我需要做的就是一个带着仰慕的目光和充满热情的倾听者,就够了。
首先说皮特,他1967年生人,家里两个姐姐,和他父母都是大庆油田的工人。1987年,他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史专业毕业了,按照正常的工作分配,他是要回大庆当老师的。但是他舅舅认为回取教书没有什么前途,便通过手中的权力,把皮特给安排进了黑龙江省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
不得不说皮特还是很能力和水平的,他这么一个专科生在一群本科生中竟然脱颖而出,做得风生水起,三年后就做到了业务六科的科长一职,可谓是意气风发,当然其中也有他舅舅的功劳。可是随着几年后他舅舅的光荣退休,他的职位也就再也没有升迁过,无论他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套用职场的话来时候,他遭遇了职业生涯的“瓶颈”了。可是那又如何,开始混日子了呗,他在单位一呆就是7年,结婚生子,小日子也算过的滋润。
他的小姨子是在广州上的大学,对这南国风光那是喜欢的很,每年过年回到天寒地冻的黑龙江,再也不习惯了,于是,毕业后死活不听从父母的安排,一定要留在南方,就近跑去了深圳,顺利的进了一家丹麦服装公司做外贸业务。1994年春节,他小姨子回哈尔滨过年,给他带来了很多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的各种信息,让他大开眼界,心里波澜旖旎。
虽然他之前也来广州参加过多次广交会,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亲自去深圳看看。他小姨子一直劝他说,姐夫啊,你现在这个年纪,这种工作能力,你的丰富资源,如果去深圳那绝对会大展拳脚的,总比窝在这里不温不火的好吧,再说你在这里做了7年了,现在是升职无望,加薪无门,而且我断定,以后即使是你们这么大的公司,也会像你个人一样遭遇瓶颈的,我觉得您该要拼搏一下了。
犹豫了很久,1995年夏天,他终于禁不住小姨子的极力游说和老婆的背后怂恿,很快辞了职,带着三岁的女儿,一家人南下了。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