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小王同学路过邮局的时候,把八块钱的稿费取了出来,这回记得带汇款单了,本来想着中午送凤芝回家,下午去上班的路上取来着,没想到一番“交易”下来,凤芝选上了!
到家后,张桂芳在听完闺女的报喜后,激动的眼泪差点掉出来,儿子、闺女都出息了!
虽然眼泪没出来,但总得出点血,张桂芳破天荒的拿出来六个鸡蛋,剥了五六颗小葱,打算今晚做个大葱炒鸡蛋!
唐植桐下了课先去了一趟北图,在停车处没看到小王同学的自行车,就果断的去了二龙路。
把静莹送下后,才带着凤珍回了家。
凤芝将好消息又说了一遍,非常骄傲的告诉了哥哥、姐姐。
“成,不错,没想到这下还省下山楂、栗子了。”唐植桐听完奖励了凤芝一个摸头杀,然后笑着跟小王同学说道。
“哥,什么山楂栗子?我要吃!”凤芝不明缘由,但并不妨碍她想吃栗子。
“吃吃吃,你今天你都吃了两块伊拉克枣了,不许吃了。一会吃饭。”张桂芳在一旁不乐意了,虽说给自己争了脸,但孩子不能仗着这个蹬鼻子上脸。
“妈,买到枣了?”唐植桐放下挎包,问道。
“嗯,不管家里有几口人,一个副食本只能买两斤。家里人口多的,都商量着要分家呢。”张桂芳将今天买到的伊拉克枣拿出来,分给还没有尝到的凤珍和唐植桐尝尝味。
“有妈的地方才是家,咱不分。”唐植桐本身不爱吃伊拉克枣,见张桂芳只给了凤珍一个,就把自己的那一个也给了凤珍,刚才他可是听见凤芝今儿吃了俩。
“不分就不分。”张桂芳听了儿子的话,喜笑颜开。
其实别人分家并不是只为了两斤伊拉克枣,有时候其他副食品也是按照副食品证发,人口多的家庭拆零打散,能买到的东西肯定比一本多。
为了一口吃的,大的单位去城外办农场,小老百姓只能钻这种空子。
“你看你这窝囊劲,也不嫌手脏。洗把手,先去看会书。”唐植桐撸起袖子,打算做菜,看到凤芝在旁边嗦粘有伊拉克枣的手指头,赏了她一个脑瓜崩。
“街道发通知了,以后会轮流限电,我今天打了点煤油,这煤油也紧张,每次只能打二两。”张桂芳将电灯拉开,借着灯光,将煤油灌在所剩无几的煤油灯里。
“是吗?那得再要点煤存下了。妈,等开了春,煤炭供应可能会好转一点,您每次多要一些,零零碎碎攒点,等冬天用。”唐植桐在听到限电后,第一个反应是煤炭减产了。
现在的居民用电基本都是煤电,去年停电是因为献礼工程多,电要优先供给相关单位。
自打去年庆典过去,居民用电稳定了一段日子,大概有三四个月没怎么停电,但这几天已经停了三四次。
虽然唐植桐昨晚说可能是线路故障,但他自己也不怎么信,谁家线路出故障这么频繁?归根结底,还是粮食闹的。
煤矿工人定量减了,吃不饱就没力气干活,煤炭产出自然就少了。
煤炭可不仅仅用来生火取暖、做饭、发电,还是其他行业必不可少的能源、原料。
煤减产,运到四九城再往下一分,能用在发电、生活上面的就少了,所以唐植桐才提醒张桂芳注意存煤。
面对百姓的抱怨,唐植桐有理由相信,此刻压力最大的应该是颜雄飞,谁让他是物资局分管煤炭供应的领导呢?
(本章完)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