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鼎诧异的上前,拱手:“臣,左金吾卫中郎将崔鼎,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皇帝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点头道:“你先在前线搏杀,后护卫长公主有功,授你青阳县男,宣威将军,以及轻车都尉之职。”
青阳县男是从五品上的爵位,宣威将军是从四品上的散官,轻车都尉也是从四品上的勋。
爵位,散官,勋。
皇帝赏赐一次到位。
这让崔鼎无比欣喜,立刻跪拜在地,沉沉叩首:“臣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吧。”李治摆摆手,说道:“都进殿吧,今日,你和朕,还有朝中群臣都细细说一说前线之事。”
“臣领旨!”崔鼎立刻起身拱手。
看着皇帝转身进了含元殿,崔鼎这才松了口气。
跟着众人一起进入含元殿,崔鼎站立中堂。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群臣分列两班,只有崔鼎站在中央。
皇帝目光落在崔鼎身上,开口说道:“从今年南昌王攻格拉丹东关开始,朕听听。”
“喏!”崔鼎拱手,认真说道:“格拉丹东关城高关坚,吐蕃不易,但好在大战之前,王爷已经找出了一些关城的破绽,之后命臣用檄文挑拨之人,之后……”
在朝中无数高官的注视下,崔鼎缓缓的将发生在唐古拉山中的战役,一点点的说了出来。
从《檄吐蕃文》传至逻些,李绚和论钦陵便开始心理斗法,最后论钦陵生出侥幸之心离开了唐古拉山。
最后却被李绚抓住瞬间机会,直接攻城。
一把假火,让整个格拉丹东关都陷入浓烟和混乱之中,之后便是趁论钦陵回城的时候,刺客刺杀……
“刺客?”李治有些诧异的看向崔鼎,问道:“刺客是如何在吐蕃关卡中那么久,而没有被发现?”
“回禀陛下,探子和刺客都是去年攻伐昌都时,趁着吐蕃人撤退布置的,这些人一开始就进入吐蕃很深,然后才慢慢的从吐蕃深处返回唐古拉山,吐蕃人自然不会怀疑从自己家里来的人。”
李治恍然的点头道:“先进三步,然后再退两步,如此,便不会有人有疑虑了……太子,伱听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李显肃然拱手,神色平静。
李治笑笑,他立刻就明白,李绚还是当年的套路。
每隔三日往东宫送一份密奏,这些东西都在其中。
“你继续吧。”皇帝再度看向崔鼎。
“喏!”崔鼎拱手说道:“之后便是大军打造军船,筑坝蓄水之事,唯一有所意外的,便是暴雨和地动。”
“暴雨之事朕知道,吐蕃夏秋多余,秋收之前有暴雨,并不太奇怪,地动是怎么回事?”
皇帝想要问的更清晰一些,因为这里面的问题太大了。
暴雨的事情,李绚向来擅长观测天象,那么地动呢,地动他也能预测到?
“臣知道的也不是太清楚,因为发生地动时,臣还在百里之外的关卡中,不过后来查看,安多城墙有多处塌陷,甚至死伤数十人,情形严重。”
稍微停顿,崔鼎拱手道:“王爷有句话,说吐蕃,天厌之,自然便有天罚。”
一句话天罚,让李治没法再问下去。
甚至他自己都不想再问,天罚是他所能接受的最佳的借口。
况且这件事情,他也没法多指问李绚他们什么。
因为在安多关发生地动的时候,李绚也的确还在百里之外。
至于地动的威力为什么那么小,或许真的是地动吧。
“继续吧。”
“喏!”崔鼎拱手,说道:“然后便是趁机攻城,之后积蓄最后一波水流,开城之后,大军分兵,南昌王以自身为饵,吸引吐蕃大军围攻,最后重骑兵突袭……”
“重骑兵,朕看奏报上说有重骑兵两千,但为何调动了左骁卫三千?”皇帝一句话指出了这其中的含糊之处。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