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要稳的,就是这些人的人心。
“三郎记住了。”李显心中虽然思绪万分,但李绚的话,他还是听在心里的。
“如今整个朝野都在盯着那些突厥人,太子如今正是应该为陛下分忧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关心?”李绚心里觉得无比的荒谬。
“说回东宫。”李绚转身看向李显,认真的问道:“太子这段时间,有没有关心过突厥人的事情?”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李显抬头看向李绚,神色凝重。
就在前日,裴尚书派人在国子监传言,说武承嗣在觊觎礼部尚书,甚至觊觎黄门侍郎,觊觎宰相……”
太子詹事就是东宫自己人。
太子身边的勋贵后人,除了世家子弟,大体也分为两波,一波是以高岐为中心的半世家半武将集团,另外一波便是以尉迟循毓为中心的,纯武将集团的人。
太子詹事本就是宰相预备,如此再进一步,也是正常,而且极为的名正言顺。
皇甫公义早年间一直都是李贤的雍王府长史,后来又成为正三品的太子詹事。
……
“所以,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记得这份默契就好,等到将来再有宰相出缺的时候,在群臣争夺,陛下询问你意见的时候,也推荐他便可以了,如此,你在朝中也就有了抓手。”李绚满脸郑重。
尤其是现在他已经是五品郎将,在东宫众官当中,也属上层。
如果能有一个宰相站在他的身后,李显未来的路将会好在很多。
这就是李显的弱点,抓住了这点,李显就好安抚了。
“所以……”
“但这样一来,裴尚书同样没有机会啊?”李显目光紧紧的盯着李绚,他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这个时候,正是太子应该向皇帝展示自己孝心的时候,但是他却刻意的避开了。
不对,不对,太不对了。
毕竟说李贤不是武后亲子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公开说过。
他说了这么多,两个真正的重点,李显一个也没有听出来。
在东宫,自然也是众人关注核心。
能够听到风声的,才是真正能够在太子被废这场风波当中,有话语权的人。
“或许是洛州那些清理隐田的事太忙了吧。”李显的神色凝重了起来,他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李显轻轻的点头,他自己以后有机会做皇帝,但李绚最多尚书到头。
很多。
“他在问你,如今的局面,他该怎么办?”李绚轻叹一声,然后摇摇头,说道:“告诉他,一切按朝廷规制办,半点也不要逾越……放心,他听的明白。”
想起坐在龙椅上森严的皇帝,还有皇帝身侧冷眼的武后,李显瞬间冷静下来。
“嗯?”李显满脸难以置信的看向李绚,问道:“怎么会?”
李显在朝中一直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助力,其他韦家和崔家,虽然都在向他靠拢,但他们在太子和相王的身上下注都不少。
看着李绚一脸诚恳真挚的神情,李显轻轻点头,说道:“或许我应该好好去回复,皇兄这些年当太子,究竟做了多少事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前几天,尉迟暗地里派人找过我。”李显看到李绚惊讶的目光,摇摇头,感慨道:“只是说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
如今这个时候,能够看出东宫局面危急的,要么是局中人,要么就是顶级的人精。
“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李显诧异李绚在这件事情上的关注。
李显没有再追问,只是轻轻点头。
“原本以为,太子会去找崔左丞,谁成想,东宫竟然求助于内。”李绚微微感慨,说道:“这个风向很不好。”
“对的,不一定是有用的,错的,不一定是有害的。”李绚一句话说完,看着李显情不自胜的模样,李绚忍不住摇摇头。
李显沉默了下来,虽然默不作声,但心神摇曳。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