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就不一样的,刚愎自用不说,又很有可能是武后和北门学士推上来的。
如果真的是他做了大军主帅,对李绚就不是不用,而是防备了。
“彭城郡公和太子的关系,恐怕也是一大隐患。”李笔面色严肃,微微躬身。
李绚重新靠在了躺椅上,轻声说道:“这就是陛下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我们还是专注我们的事情吧。”
稍微停顿,李绚继续说道:“吏部传过来的各曹参军和各县县令的名单,派人去筛一遍,如果有明显的问题,直接让御史台弹劾,若是连遮掩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也就没有必要调入昌州了。”
李绚需要的是聪明人,他不介意聪明人有弱点,但如果这样的聪明人,连表面上的弱点都控制不住,那么他在其他人看不见的角落里,就会有更多弱点存在。
这样人很容易成为别人针对的对象。
“喏!”李笔立刻拱手点头,然后转身就要离开。
这个时候,李绚再度开口:“还有,再盯着一点,看看李敬业的人有没有暗中去拜访平阳郡公,和他的几个儿子。”
“是!”李笔拱手,然后小心的退了出去。
李绚抱着自己的女儿,一上一下的玩耍,但是心里却在不停的思索。
刘审礼是太子亲信,薛仁贵想要从他手上夺得大军主帅的位置,就要获得方方面面的支持,太子,诸相,还有皇帝。
而他能回朝,本身就有着武后的推手。
关键是,这里面很可能会有李敬业的动作。
李绚的利益也掺杂其中。
浑水摸鱼,就看谁更有本事来了。
……
“三姐,五娘来看你了。”刘琼玉蹦蹦跳跳的从外面闯进了东跨院。
十来岁的年纪,还不到李绚胸口的身高,刘琼玉扎着一对双丫髻,一身的粉色无领裙,看上去十分可爱。
李绚放下了手里的账本,平静的抬眼,原本有些嬉闹的刘琼玉立刻忍不住吐了吐舌头,安静了下来。
刘瑾瑜抱着小霞娘从里屋走了出来,有些诧异的看着刘琼玉问道:“怎么你一个人过来了?”
“没办法,四姐抽不出空,只能五娘一个人来。”刘琼玉走上前笑嘻嘻的看着小霞娘。
“抽不出空?”刘瑾瑜微微一愣,随后问道:“出了什么事?”
“有人上门提亲了,而且一上门就是两家。”刘琼玉很不在意的说出了事,然后有些不满的说道:“我嫌烦就来找三姐了。”
李绚立刻坐直了起来,然后面色诧异的看向刘瑾瑜,夫妻两人同时面露惊讶。
他们原本以为,刘琼玉的婚事,怎么都得往后拖一拖,怎么这么快就有人上门提亲了,而且一上门就是两家。
有些不大对劲。
“是柳氏和郑氏的人,虽然不是长房,但都是嫡子,一个如今在地方任职县尉,一个如今在国子监读书。”刘琼玉说的很详细。
她这哪里是嫌烦,明显就是来说八卦的。
刘瑾瑜看向李绚,低声说道:“郎君,好像平阳郡公的妻子就是柳氏女,而彭城郡公的母亲出身荥阳郑氏。”
“对!”李绚点点头,低声说道:“希望这只是个巧合吧?”
“郎君觉得,这件事情是巧合的可能性有多大?”刘瑾瑜直接反问。
李绚轻叹一声,摇头苦笑说道:“谁能想到,这二位竟然会用出这种手段。”
薛仁贵和刘审礼争西线统帅之职,他们只需要好好的去皇帝面前叙述自己的战略便好,可偏偏却用出了这种手段。
“其实也未必是他们两位的意思,是他们家里其他人的想法也说不定。”刘瑾瑜微微摇头。
现在看起来,争的是西线统帅之职,但实际上一旦吐蕃功成,那么很有可能下一步的就是出将入相,直登中枢。
这里面相关远不仅仅是他们二人,相关的人等都有利益诉求。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