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丙寅年农历二月十七辰时半刻,距离春分又近了许多,闲来无事,连日的暴雨,洗刷了空气中的不少尘气了。
陆羽躺舒于吱吱作响的竹椅上头,刚过了遍前五卷的诗文大概,激起着记忆,便是新去县里购到的《昭明文选》中的,于是便便小憩片刻。
龙场,李家村,滴澄河。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猫跳河,贵州的一处好游的风景之地。
《明史·地理志》威清卫:“西有的澄河,即陆广河上流。”
“空气真不错。”
陆羽闻着溪边吹来的岭香,想着托小六打听的消息以及驿站是否有了状况,可能有了着落,未时左右还得拜访一趟朱夫子,晚间还得要做一篇时文。
对了,还有和苏大娘那件事,既然许诺了人家,自然是要兑现的,况且苏大娘对陆羽还是照顾的。
不过此时对他而言,自己是属于自己的。
花也无聊,人也无聊,陆羽难得有了清净,却不料被对溪一阵难听的笑声惊得起了身,陆羽喃喃自语道:“挺乐观的嘛。”
大抵是新搬来的村民,从内驿逃难来的,李家寨靠近外头官道,不过也是相对而言的,总体来说,处在大明西南之地,边陲之地的贵州还是艰难的。
至于为什么逃难来也是有原因的,黑苗之地,素来有灾地之称。
《黔记》记载:在短短153年间,有82年有灾害记录,平均每两年不到就有一次自然灾害。
而所谓官修历史《明史?贵州》,记载的次数却远小于《黔纪》所描述的,或许有人质疑:“有可能《黔记》的作者胡乱编写的呢?”
的确是有可能,但几率很小,如果一处的记载说明不了问题,那同样的在《都匀县志稿》中也有所提及:“贵州,年多于有灾,不下百二。”
陆羽对头的那家黑苗户算是幸运的或许是水族之类的近亲,并非所有的灾民都有此机契,固然来的到,但无当地所属府,州的盖章文碟。
不过普通平民也实属无奈,此地的好兆头,是轮不着的,一旦过了火,就是逃民的,而且倘若出了苗,万万难救的,是有的牢食吃的。
而且大多数的明民是饱含故土情怀的,不愿意背井离乡的。
“陆羽哥,能听到吗?”
怀里里晒着老土司的手札的小六,悄悄地靠近竹椅旁,悄而低语:“陆羽哥,有的是好消息。”
不等陆羽想完,小六神出鬼没地冒了头,冷不丁地惊了半身。
陆羽转头道:“我说,小六,你走路怎么都没声?”
小六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解释道:“在李老爷寨里习惯了。”这自然不是一两天练成的,然后小六只得掏了出怀里的信札递了向陆童生。
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所以陆羽此前被嘲笑的说只能做一辈子童生,也是因此的。
没两下功夫,陆羽阅完了信札的内容,明白次小六口中的好消息便是安氏老土司有着落了。
陆羽所在的贵阳修文县(现称)是安氏宣慰司,更了不得的还是世袭的职位,若是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可谓是西南土皇帝。不过许是明政府考虑到某些原因,割治的另一氏便宋氏世袭宣慰同知。便宜的是各有封地的。
安氏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以其大部分在鸭池河以西,通称水西。
“小六,这真…是好事吗?”
陆羽眨了眨眼,恨不得掰开小六的脑袋瓜检查一番,信札口封的好好的,也不知小六怎么的知道里头是好消息。
“嘿,是安爷爷说的,他和李老爷聊的正兴头上,接了信,我便赶了出来。”
小六所言安爷爷便是为安贵荣,西南彝族“六祖”默部落水西第七十四世君长。明宪宗成化二十年袭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如今也有过了知命之年。
正德150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