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解释武后弑子的原因也颇为清晰,首先便是之前李弘监国时期曾为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求情,请求高宗为她们解除宫禁并为她们解决婚配问题。两位公主此时年龄都已接近三十,早已超过了当时女子的出嫁年龄,按理说李弘的请求合情合理。然而不知是他无意忘记了还是故意忘记了萧淑妃的身份,她可是在武后还是武昭仪时的最大死敌之一。武后后来通过各种手段扳倒萧淑妃后将她砍去手足,将手连在足上,足连在手上,放在酒缸里浸泡七天七夜折磨而死,可见武后对于此人的怨恨之深。而太子李弘此时为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求情,无疑是在伸手打自己母亲的脸,更是对于武后一个绝妙的讽刺。而这件事情也无疑是将太子与武后的内在矛盾完全公开于大庭广众之下。
而要深究武后杀子真正的原因,恐怕会让武后自己都觉得不寒而栗。那便是扫除自己登基之路上的一切障碍——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概莫能外。其实早在武后刚被高宗带入宫后,便曾亲手掐死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婴,以此来嫁祸王皇后和萧淑妃,从而为自己登上皇后那个宝座铺平了道路。
而这样的悲剧,却又在数年后再度发生。后来发生的一切还要从李弘去世后李贤继承太子之位说起。
李贤容貌俊秀,举止端庄,且才思敏捷,天资聪慧,甚至与他大哥李弘相比,李贤显得更加身体强健,文武双全。当然,也是武后的亲生儿子。李贤在监国期间处理政务明确公允,朝廷内外都对他大加称颂,甚至其父高宗也称赞他能够细审详察,好善正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皇太子,却再次因其阻碍了武后的登基道路而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所嫉妒。
武后当时极为宠信一位叫明崇俨的术士,据说这位明崇俨精通巫术、相术和医术,并且最为擅长以假乱真,关键他人还长得容貌俊秀,风姿神异,因此深受武后的信赖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在武后的暗中授意下,明崇俨可以制造了许多不利于太子的政治言论。明崇俨先说:“李贤不配继承帝位,英王李显才最有资格。”然后又说:“看来还是相王李旦长得最为尊贵。”李贤听说之后对此人便心生厌恶。
此后不久,依靠招摇撞骗获得荣华富贵的术士明崇俨在东都洛阳遇刺身亡。武后立刻命人全力搜查凶手,虽然最后案件不了了之,凶手也没被缉拿归案,但是在武后的心里,却认定了此案的幕后真凶便是当今的太子李贤。
仅仅过了一年之后,武后便召集手下党羽诬告李贤谋反,并且“成功”地在太子的府邸——东宫马厩内搜到了数百副甲胄,以此作为太子谋反的凭证。此时的武后不顾早已病重在榻的高宗的苦苦哀求,当众将那数百副盔甲在洛水桥上焚毁以此昭告天下,并将李贤幽禁于宫中废为庶人。
数年后,孤苦伶仃的李贤再度被武后流放巴州。仅一年后,高宗离世,武后扶立另一个儿子李显上位登基,不久又将傀儡天子废黜改立相王李旦,同时彻底把持朝政大权。而此时的李贤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武后临朝之后,命令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监视李贤。而丘神勣来到巴州后却将李贤囚禁于别馆内逼令其自杀。武后得到消息后曾也为李贤进行了哀悼,并将凶手丘神勣贬出朝廷,但随即将其重新启用,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其实回顾李贤谋反案,很难说其不是被冤枉的。李贤早已贵为太子,并且当时才二十五岁,十分年轻,身体健康;高宗又已年老多病不理朝政,且非常中意这个儿子,因此李贤君临天下是迟早的事情,毫无谋反的必要与理由。如果不是因为成为了母亲武后权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很难解释李贤被废的原因。
而屏风上的这首《黄台瓜辞》,便是李贤在做太子期间对于母亲为了扫除障碍从而针对子女杀伐过度的一种喟叹与无奈。
屏风之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