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目标上讲,也先太师交给他的任务,他已经超额完成了,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打下了宣府以外所有的城池寨堡。
剩下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迟滞大股来援的明军。
虽然也先和阿喇克忒睦尔都没有想到,明朝的皇帝这么虎,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来救援宣府、大同。
但事已至此,骑虎难下的阿喇克忒睦尔也只得尽力尝试。他的目标并非是击溃明军主力,那简直是异想天开,阿喇克忒睦尔的目标是看看能不能伏击敌人的前军,占了便宜就跑,挫敌锐气。
至于会不会被反包围,阿喇克忒睦尔觉得不会。
原因有二,其一,他在宣府留了一万骑,杨洪是出不了城的,鹞儿岭的西北是一片河流为分界的冲积平原,即便战事不利,他也能从容撤退回到宣府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域中进行机动。
其二,明军,尤其是京营,是绝对没有战斗力的,这一点瓦剌部的贵族们都很笃定,他们都去京师亲眼见过,所以非常瞧不起京营以及从来没打过仗的大明皇帝。
不用惊讶,这场战争之所以打起来,直接原因就是瓦剌与大明的朝贡体系失衡,瓦剌每年来“进贡”的“使团”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几十个人,到开战前的好几千人。
可以想象一下,每年都有好几千瓦剌人从草原来,白吃白喝白拿,大明还得赏赐给他们远超贡品的财物,人家连仗都不用打,这谁受的了?
反正年少气盛的英宗是受不了,于是掀了桌子,不给了。也先正缺借口开战,于是率领瓦剌本部,裹挟蒙古各部落南下寇边,逼迫大明重新进行朝贡或互市。
是的,这场战争瓦剌人一开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打进京师重建大元,也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这是一场经济因素为导火索,瓦剌扩张野心为根源的战争。
于是,在横亘数十里的鹞儿岭中,天亮之前,两万瓦剌骑兵潜伏在了官道左右。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他们出发前,由成国公朱勇、恭顺侯吴克忠、永顺伯薛绶率领的明军精锐五千七百余骑,就连夜从鹞儿岭山区的南侧山路中穿插了过去。
崇祯的皇帝模拟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