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他喜欢推荐人才,使得朝堂之的能臣……
越来越少。
每个部门都充斥着庸碌无能之臣。
最终大明也就这样灭亡了。
或许他自己还不觉得,认为自己推荐的都是人才。
若是这一世里,温体仁能继续发挥他的“个人特色”。
那他还可以使得气数值再次疯狂下滑!
……
齐王宅。
离开了交泰殿后,温体仁越想越不对劲。
一路不断回忆着秦牧对他的话。
什么让他再接再厉,继续保持……
难不成是让他继续贪墨受贿,夺人家产,迎娶娼妓这些?
很显然,不可能是这样。
他要是真这么做了,恐怕首辅之位就真的到头了。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是……反话?!”
温体仁忽然眸子一亮,想到了一种可能。
比如说陛下看到自己宅子太大了,不是呵斥,而是赏赐了更大的齐王宅给他。
看到自己奴仆众多,则是一次性赏赐了三百仆人!
看到自己……
加今日里的话。
温体仁越想越觉得陛下是在说反话!
言语之中的期待和器重,很明显,是在希望他在首辅这个位子好好干下去。
“对了,陛下还让我推荐人才,难不成陛下是觉得……我能力虽然不足,但可以凭借推荐人才的帮忙,来做好首辅?!”
想到这里。
温体仁不由眼神一亮。
他从南直隶来京城,倒是认识了不少人才。
只不过这段时间才刚刚任,因此还没来得及召来。
……
当天下午。
来自关中的一封奏疏,突然震动了朝野。
兵部尚书王在晋,请求召开紧急朝会。
于是……
继早朝之后,群臣再次集中到了太和殿。
温体仁站在群臣首位,再接着就是六部尚书,魏忠贤等人。
文官武将各站两旁。
而秦牧坐在高台的龙椅,俯视着下方。
眉头不由皱起。
他印象中的事情,终于准时发生了。
崇祯即位初年,因为连年干旱和水灾,关中王二率先掀起了一场起义。
掀开了大明灭亡的序曲。
此后。
大明内地,除了天启时期的盗贼频出之外,出现了大规模的叛乱。
最有名的,就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起义。
而这些人的起义……
都受到了王二起义的影响。
有点类似于秦末时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引动的轰轰烈烈的亡秦浪潮。
这种时候,天下都在等着一个带头的人。
“陛下,三日前,关中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人,聚集灾民数百,插旗反叛于白水县,公然杀了当地县令……”
大殿。
兵部尚书王在晋当着群臣的面,宣读了一份来自关中的军情急报。
群臣听后,脸色纷纷大变。
杀官造反!
比较淡定的,当属于温体仁以及魏忠贤了。
魏忠贤现在还在琢磨变法的事。
而温体仁……
则是单纯的觉得,跟他八竿子打不着,没有丝毫关系。
他堂堂文官,遇到这种事情,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种事,应该交由兵部以及武将去处理。
“陛下,臣建议,让兵部侍郎杨鹤为陕西三边总督,率领关中官军,镇压此次叛乱!”
大殿中间。
兵部尚书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其他文臣们也皆附议。
毕竟他们对行军打仗,并不了解。
大明:宠信奸臣的我成了千古明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