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花灯满挂,花灯上或书或画,也不知是经谁的手笔,个个皆是妙笔生花,几个过路的书生公子驻足欣赏那上面的诗词,不禁拍着折扇声声叫好,看样子恨不得从上面取下一个来了。
“莺莺燕燕,心乱如麻,兜兜转转,回無与共。仲使美人无数只需知心一人,词写得可真妙!”其中一个公子轻敲纸扇,赞道,“也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简单一语便道破人心弱点。”
旁边另一人也是同意他的看法,“不错,看这笔锋苍劲有力,下笔圆润流畅却带些不失霸气侧漏,语气平和又带隐喻,应该是位看破红尘的老者,难不成是出自庙中哪位年事已高的方丈大师之手?”
就在此时,原本尚算热闹的大街突然静得出奇,隐约能听见叮咚清脆的铃铛声传来。那几位公子闻声扭头一看,目光顿时被吸引了。
就见鹊桥之上,两位姑娘正提着花灯缓步而下。
走在前的青衣姑娘步伐轻快,动作轻盈,裙摆随风而动,腰间的玉玲随着她的动作发出如梦幻般的脆响。
只一眼,便叫人再也移不开视线。
一头柔顺的青丝散在肩上,两鬓的头发用精致的桃花短钗束起环到耳后,完美地将整个额头都暴露了出来,一张小脸略有些婴儿肥、未施粉黛,五官仿佛是上天打造的最完美的杰作:额庭饱满,眉似天上的月牙弯弯,今夜里没有星,众人却恍若从她的那双眼中看见了漫天的星辰,闪亮耀眼。而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那张不点自红的樱桃小嘴了,嘴角浅浅勾起的耐人寻味的弧度,令人一见难忘。
相较于那位青衫姑娘的容貌,落在后面小跑着追上的姑娘就显得十分普通了,没有什么特别,小跑着还勉强能跟上前头的绝色女子,已是气喘吁吁,额头布满香汗。
这两个姑娘无疑便是解忧和倾颜二人。
“解忧,你别走那么快呀,我,我快跟不上了!”倾颜不明白,为何自己与她都是女子,她能步履如风,自己却追得气喘吁吁?难道是她运动得太少?
“莺莺燕燕,又怎比得上她分毫?”其中一个书生有感而发。
不知是否他说话的声音大得正好传进解忧的耳中,她含笑的眸扫来,书生惊鸿一瞥,顿时心跳骤停!那双闪亮的眸恍若会说话般,充满了笑意,如沐春风。
只可惜春风不解意。
“两位小姐,要猜灯谜吗?”下桥时,忽然身后传来一声轻问。
解忧和倾颜扭头望去,就见路旁有个小摊,竹子临时架起,上面挂满了各色花灯,那摊主是个年轻人,肤色白净,一身白粗布衣,一手执扇轻摇,面容秀气,嘴角扬着友好又不失风度的浅笑,倒有几分文采风流的模样。
“什么是猜灯谜?”解忧歪了脑袋,一脸茫然。
那摊主显然突兀了一下,倾颜还是第一个回过神的人,深知解忧就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于是柔声解释道:“你看,这些灯笼上面有些诗词,你可以猜一猜诗里蕴含的意思。”
解忧呆呆地点头,看那迷糊的眼神,分明就是对倾颜所讲的仍一知半解。
谁知解忧又十分不解地问:“可我为什么要猜灯谜?”
倾颜一怔,方才意识到事情的最根本原因,对啊,为何要猜灯谜?
倒是那位年轻的摊主笑了起来,问:“姑娘,难道这满架上的灯笼,没有一个可以入得了你的眼吗?”
解忧闻言,扫了那些灯笼一眼。
满挂的灯笼全是上好的皮纸制成的,造工精致,上面所提的字词更是妙笔生花,看得出来做这些灯笼的人手巧心细,十分用心。
但漂亮又如何呢?
解忧的目光扫过了灯笼之后,便摇了摇头,“我已经有一个了,并且我是要来逛灯会的,拎这么多个灯笼做什么?”
仙尊你徒儿又耍无赖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