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陆安平隐约猜到的,袁丹期借蠹鱼吐字内蕴剑诀,其中关键就在“问心无愧”四字。
故而当他诚意正心,呢喃念出时,仿佛听到无数先贤的低语、感受到无数剑光纷纷落在身前。
这是剑诀的本意,也是陆安平修行的本心,尤其是意外承担苍莽山神君的名号后。
“袁真人活了两百多年,前半生在方外修行争斗,后一半在人间游历、书院隐居,这四字应该也是他老人家的自况吧!”
陆安平并未过多惊喜,而是唏嘘了阵,叹了声,“真不知当年他是怎样的心境?”
而后,他将那卷黄藤册捧起,目光透过黑暗,细细品读。
“剑者,古之圣品也,人仙皆崇……昔年上古轩辕氏采首阳山铜铸剑,凭此仁德之剑大败蚩尤,平定下,可惜轩辕氏登,所留轩辕剑流落人间……”
“至中古时,碧落黄泉初判,三清道尊居于九重外,人间道派开枝散叶,蔚为大观,有名仙剑如邓师、宛冯、龙源、镇镡者,更是不可胜数……”
“可惜三千年前,大道封真,幸而广成祖师从昆仑下山,大道再传……”
陆安平眼神一刻也离不开,寥寥几句话,心中却泛起了大波澜。
从遁甲真经丁甲神术一篇中,他得知中古以来生民炉鼎偏废,对上古、中古时的大变化始终不了解,尤其是或许与自身有关的比如大巫修孝比如先符图。
“轩辕氏已是传中的人物……”
“按照陈四龙的,大巫也只在上古昌盛……中古时,三清道尊居住在九重外,怎么会有所谓的大道封真?”
“正是在大道封真后,才有广成子下昆仑山,传下三千大道,匡定五境修持……”
他深深吸了口气,继续往下读。
“真文传道,方外世俗两不相干,道门渐渐恢复元气……一千三百年前,长眉祖师横空出世,斩妖除魔,开辟蜀山一脉道统,而后登仙……”
“传至今日,四九道派中元气尚在,中土道门亦有二三十仙器传承,其中仙剑过半……十二剑仙剑中,蜀山派独占其三,三阳破山剑、知秋剑、白虹剑名列前茅,剑诀更是独步下,也只有那太白剑宗……或可一比!”
陆安平只觉嘴唇发干,那股豪情仿佛透过纸背,扑面而来。
而后,就到了剑诀的部分。
“太上道君曾,无名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剑诀无名……”
无名剑诀?
陆安平心神一颤,多看了眼,才发觉剑诀倒不难理解,分“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扫”等十三诀,但以笔锋来看,又仿佛生出无尽剑眨
譬如组成永字的八笔,几乎生出万千文篆,而这十三式剑诀也是同样。
他感觉心神完全被深入,眼中仿佛现出无数形状各异、锋芒不同的剑,在黄藤纸上游走。
剑意盈满纸背,却丝毫不显得凌厉,而是冲虚淡然,将他深深吸引,仿佛坠入一座堂皇的宫殿,不由得称赞精妙。
仔细拆开,又确是一个个文篆世俗所传文篆,即便刚识字的孩童也能认识大半。
“这剑诀并非蜀山所传……袁真人能自创剑诀,以藏书楼典籍文篆为载体,集合先仙笔墨单从这一点,真不愧是下第一的剑仙!”
道门九艺中,器用之道驳杂复杂,单论有形之器的驱用,剑诀可以当之无愧的第一。
眼前剑诀精妙,直指本源,远非刚入琴心上境的陆安平一时能够理解。
“原来剑诀到极深处,也有众多神通!”
半晌后,他才回过神,见后面的记载,不禁轻疑了声。
“分光离合,便是指剑光分和,一化为二、二化为四,高深处可分化万千……”
“剑气雷音,便是指飞剑化出无形剑气,变化见隐现雷音……”
“炼剑成丝,则是指充沛剑意无所不在……”
这倒是极高深的,须得是出神入化的级数,才有道法境界支撑……
陆安平叹了声,暗感道门九艺之繁复,单单是剑诀一项,便要消耗无数心血。
符图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