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平不懂妖类修行,想来所说内丹应与腾云境的金丹差不多,他略微颔首,拱拱手道:“之所以请两位留步,是想请教鬼神通幽之道?”
“鬼神通幽?”
胡三娘面色一惊,“你一个大活人,又有道门修行,怎么对此有兴趣?难道要炼制什么邪术?”
白狐绾绾闻言,也倏忽轻跳几下,落在胡三娘身侧,两眼骨碌碌转着,颇有防备。
“不不不!”
陆安平想起姚化龙那几道百兽幡,忙摆摆手,笑道:“并不是什么邪术,也不是修行,只是对神魂、念头有些困惑。”
不久前识海中初次现出金乌扶桑图,他陷入某种怪异状态,似梦非梦,却是实际的记忆碎片——比如桃花树下父母双亲的衣冠冢、渭水畔的伯父,乃至于襁褓中的含混记忆,令他十分好奇。
——先前听闻苗疆那位天蚕仙娘擅长鬼神通幽之道,通晓搜魂术,能搜人记忆;自身识海浩瀚无涯,回溯又极凶险,因此想看看这位百年老鬼有什么法门?
“唉!”
胡三娘摇摇头,长叹了口气,“妾身虽然是鬼,百年来也是摸索着修行,说不清里面的门道。”
“不然也不至连自己怎么死的都搞不清?”
陆安平轻疑了声,接着脱口而出:“刚才你明明说自己死得好惨?”
“最惨的就是不知道怎么死的的鬼!”
胡三娘面色有些戚戚然,“人死时,有一瞬间重现一生的经历,便能洞彻所有因果,和尚们称作中阴光明!”
“可怜三娘我死得懵懂,只记得一个道士施法,哪有什么中阴光明!甚至连那道士的形貌也不太记得!”
三娘说着,又低声抽噎起来,怀中小狐仙绾绾摇了摇耳朵,跟着嗷嗷轻叫了两声。
阴魂不散往往由于执念所系,不能洞彻死因,便只能游荡——从这个角度来说,胡三娘也算死得极惨。
陆安平略停顿下,深吸口气,小心地问道:“是正一观的道士吗?”
“不太像,正一观那些道士服饰都有规制,那道士穿了件百衲衣——也许是正一道士换了装束,也说不好......”
胡三娘停止抽噎,手中罗帕擦干泪痕,缓缓说道。
“之后呢?”陆安平心头一紧,不禁关切道。
“身死后,那道士早已不见,我只存了半分残魂,浑浑噩噩的,一点寒风便能吹散;就这么游荡多年,渐渐增长些阴气,后来偶然寄居在破庙神像上,才慢慢得了些香火念力......”
“姥姥七魄丢了扶矢魄,村舍的香火念力大半难以炼化,时间长了,渐渐堆积在体内,就成了大胖子!”
小白狐眨了眨眼,喉咙又吐出童声。
“这也正常。人世间的阴魂,能像三娘这般有清明的神志,便也极难得了!”陆安平点点头,有些自言自语道。
“陆公子,你也看到先前那般臃肿,说来还要感谢你!”
胡三娘掩面笑了笑,“百多年来,修行仍是摸不着门道,连香火念力也炼化不了太多。”
“正一观寻常的黄帔道士还能应付几个,若是动了法器飞剑,妾身与绾绾便只有逃的分!”
陆安平低下头,道门九艺中鬼神通幽向来神秘,眼前女鬼胡三娘不了解也不意外。
正待感慨,哪知白狐绾绾突然开口道:“陆哥哥,你那辟邪符从哪里得来的?”
他回过神,笑道:“白天在夷陵城中,与正一观的道士大打出手,随手从他们那抢来的!”
“怪不得没见用步伐与口诀!”
胡三娘点点头,抚着叽叽喳喳的白狐,继续道,“说起来正一观道士的符箓有些用处,不是寻常的散修所能比......”
“陆公子那道藤鞭,应该是有传承吧!”
陆安平摸了摸怀中,常柏平手中那卷黄册尤在,点了点头:“也算有些传承,只是没有师傅指引,修行得很艰难!”
话音刚落,胡三娘便轻叹了声,又抹了把眼泪:“妾身死后,便在江汉一带的乡野,偶尔也见过些修行人,其实有些传承便很好。”
符图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