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诗集,用最好的藤纸书写,墨香浓郁,显然写出来时间不长。每一首诗中,都能感受到浓烈的诗意。
刘知易知道祭酒闭关都干什么了,他开创诗道,得给诗家留下让弟子学习的典籍啊。
厚厚一本书,翻了几页,预测一下,可能得有两千三首诗,难怪要闭关一个月,不然还真的写不出来。
刘知易回想自己凝练诗意教师弟的时候,每天一道诗意,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勤勉了,祭酒可是凝练了两三千诗意。
不过翻开祭酒的诗,刘知易却不敢恭维。
都什么玩意?
“摇摇船,摆摆渡。丝网船,海里过。”
实在不忍卒读,一看目录,是儿歌。
难怪里面的诗意清淡淳朴欢快。
翻过儿歌,看到格律词。
“俏冤家,想杀我今日来到。喜孜孜,连衣儿搂抱着,浑身下都堆俏。搂一搂,愁都散;抱一抱,闷都消。便不得共枕同床也,站站儿也是好……”
这是写男女之情的?
继续看:“熨斗儿熨不开眉间皱,快剪刀剪不断我的心内愁,绣花针绣不出鸳鸯扣。两下都有意,两下情都有,人前怎么偷,只索耐着心儿也,终须着我的手。”
还是偷情!
“又真不真,假不假,心肠不定,长不长,短不短,和你完成,吞不吞,吐不吐……”
刘知易怀疑祭酒在开车。
这是艳词啊!
让他想到元曲,但这比元曲还艳俗。仔细回味,却又是人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情感,不是某一个人有的,而是很多人有的。
刘知易粗粗往后翻,反倒写民间故事的,才耐心看了起来。
一片七岁女孩学插秧的歌谣:“七岁小娘学抜秧,秧又短来稗又长;眼泪汪汪想爹娘。哥哥嫂嫂齐齐话:‘落里来个闲粥闲饭养姑娘!’”
好像写的是一个七岁姑娘,没了爹娘,哥哥嫂嫂逼她下地干活,干不好想念父母,还要落哥哥嫂嫂的埋怨,不能养她吃闲饭。
很真实,很无奈。女孩很委屈,哥嫂很忧虑。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多一张口,确实很难。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