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易一直接受魏无暇是奸臣的刻板印象,来源主要是民间意见,但此人最大的劣迹,不过就是蛊惑夏桓帝纵情声乐,为桓帝四处搜刮美女珍奇。这些爱好,对于中产之家,确实足以破家,可对一个皇帝来说,当真不算什么。所以魏无暇一边能满足桓帝的奢靡享乐,一边还能积蓄亿两白银。
兵家善于计算利弊,孙子兵法有云“非利不动”,太清楚人性逐利,兵家大谈特谈利诱。不像儒家那么矫揉造作,将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排的比利益更高。
魏无暇只重利,排挤徐谦之后,大肆提拔自己的党羽。他掌权,不看人品道德,只看谁能不能帮他搞到钱。所以魏无暇提拔的官员,许多能力出众,人品低劣,老百姓对这些官员的感官,最后融合成了对魏无暇奸臣的刻板印象。
刘知易不否认,如果徐谦当政,可能官场风气要好很多,官员名声也会好很多,用人大多用一些所谓的谦谦君子,但国库绝对攒不下一亿两白银。
跟酒醉的谢玄一场谈话,让刘知易了解到了更多朝堂秘闻。明白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但也无法改变他不喜欢魏无暇的立场。因为某种意义,他跟魏无暇有仇。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