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匠、木匠、石匠,所有工种集体配合,几乎是几天的时间,就能看到一排排的房子建成。
按照做工的不同,无论男人、女人,每天都有工钱能拿,每顿都有肉食能吃,傻子才会偷懒不干呢。
转眼间夏天过去,天气慢慢变凉,整座城池已经初具规模。
城池占据方圆六里,每一个方向都开了一道城门,松花江城池旁边划了一条弧线,像是伸出的双手、保护着一样。
或许真的是老天照顾,在城池附近居然还挖到了一眼温泉,泉水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显然是一处上好的水源。
借助这样的地利,有工匠开凿了一条河道,把松花江和温泉水引入到城里。
城内更是修造了四通八达的水道,如此一来既方便了百姓们用水,又平添了一处风景。
由正门进入城池,眼前是一条宽约十几丈的大道,整条道路绵延几里,道路两旁尽是大型建筑,这些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酒楼、客栈等商铺。
道路尽头是一处异常宽敞的广场。在这里,李悦打算日后建造一个剧场,无论是供百姓们娱乐,还是举行大型的活动,都将是一个超级吸金之所。
穿过广场,便是坐北朝南的县衙所在,历经几个月的观察和磨练,县衙门的主要成员都有了合适的人选,这样也极大的减轻了杨礼的负担。
县衙的后面和正街一样,依旧是一条宽敞的大道,道路两旁则是相对小一些的店铺,百姓们的日常杂货,以后在这里就可以购买。
至于大道的东西两侧,则是百姓们的民房,为了以后出行方便,李悦当初把房屋的前后距离拉大,如此显得胡同异常的宽敞。
每条胡同都有一条小河沟,虽然还没来得及用砖石铺设,可历经几天的冲刷,混合着的泉水和江水,已经变得清澈见底,不时地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里游弋。
穿门入院,空空的院子尽头,是一间崭新的红砖房,按照房间的多少、地理位置,每个院落的价值也不一样。
在城池的一角,各种作坊正在建造,以后的这里既是百姓们做工的地方,同时也是整个扶余县经济的来源。
虽然只是雏形,可是依旧让扶余县的百姓们欣喜若狂,这样的城池、这样的砖房,就连在梦里都没见过。
得益于当初的铁腕条例,如今县城里人穿着虽然破旧,可是没有一个人会不讲卫生。
不仅在城内各处还建造了公厕,而且还设置了单独的水道,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城内的卫生。
如今整座城里没有多少动静,除了赶做火炉的敲击,就是孩子们的读书声音。
大部分百姓这个时候都在城外收割,尽管从春天忙到了秋天,可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了喜悦。
农户们没有太多的奢求,农时有地种、闲时有工做、秋季可丰收,这一年就算是兴奋了。
黑土地肥沃在这个时候完美的体现出来,田地里的麦穗、高粱,饱满地看上去就让人欢喜。
以白菜为主的蔬菜,让李悦欣喜,有了它至少这个冬天不必犯愁没有青菜。
粮食晾晒入仓、青菜打理入窖,丰收的喜悦在每个人的脸上表现出来。
按照当初的约定,百姓们用粮食上交赋税,忙了一年下来,家里竟然还有大量的余粮。
不过大人说了,官府以官价收粮,完全不用担心粮多价低,就是家里多余的蔬菜,也可以售卖给官府。
县衙的院落里,李悦同样建造了一个大型地窖,平时可以存储蔬菜,一旦遇到危难,又可以埋伏、躲藏其中。
李悦完全没想到,逃难的百姓们携带了多样种子,就连甜菜也出现在了这里,如此一来解决砂糖的紧缺。
历经一次秋收,扶余县可以说是彻底地自给自足了。
忙完县城、趁着天气允许,百姓们继续投入建城之中,大人吩咐了,如果能在下雪前盖起城楼,所有百姓都会获得奖赏。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