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现在是由我发现的,干脆就叫你们盐树吧。历史记载某年某月,渤海国县令李悦发现一种产盐的树木,遂命名为盐树。如此一来,老子也算是名垂千古了。”
所有人携带的重量已经达到了上限,再多的话马匹也承受不了,可是盐树的“果实”才采收了一小部分,众人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再晚的话就要走夜路了。
“大人,我们兄弟二人向西探查,在三十里的范围内没有发现契丹人的踪迹,看天色不早,我们就没再去远处。”
“有劳二位了。”
谢过两名探子,李悦暗自琢磨着,越是向西、越是接近契丹人的地盘,这些年塔虎城都是稳固防守,探子们到达的地点,已经是有史以来最远的地方了。
尽管出动了全部的战马,塔虎城出动了几十人,才把所有的盐收集干净。
趁着人马齐整,众人继续向西探索了近百里地,才发现一两个放牧的牧民。
以李悦的估算,这里距离后世的白城市,应该还有一段路程,似乎契丹人也不敢太靠近塔虎城,这里就是他们放牧的边界了。
为了避免麻烦,众人悄悄退了回去,万一附近有契丹人的聚集地,这几十人、几十匹马,恐怕就要交代到这了。
有了这一次的冒险,方平、李悦的担心也少了一些,至少在目前看来,契丹人并没有向东推进的想法,近两百里地的荒原,如今是双方的缓冲地带,只是不知道谁能率先发起进攻了。
忙碌了几天,塔虎城的细盐可以堆积成小山,至少今年不用担心吃盐的问题。
早就说好,扶余县出现情况会禀报自己,如今虽然一切正常,可也该回去了。
塔虎城已经步入正轨,砖窑在积攒了大量红砖之后,现在已经暂时封窑,却是另在长山村附近建造了一个。
扶余县的造船情况未知,这里的第一艘木船已经造完,前些天甚至通过了首航的测试,今天李悦将乘坐木船返回县城。
眼看着临时建造的码头上,一艘4、5丈长的木船正停靠着,小船看着不大,配置也有些简陋,除了船中央一间不大的船屋,便看不到其他的东西了。
尽管如此,李悦显得还是极为兴奋,二十几个老兵把细盐搬上了船,尽管李悦极力邀请,众人依旧站在船头、船尾。
独自一人进入船屋,李悦顿时满眼的欣喜,内部陈设虽然简单,仅仅布置了一张木桌、几张木椅,却显得极为清幽雅致,充满了轻松惬意之感。
两位船工缓缓驶离码头,两根长蒿轮番入水,木船在逆流的江面上缓慢游动。
一路上观看着江边的风景,李悦不禁有些飘飘然,自己眼下的势力不值一提,仅仅在扶余县的一亩三分地上,就生出这样的感觉,一旦掌握的更多,恐怕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想到这里,不禁暗自检讨,目前看好像是顺风顺水,可是一旦被有心人盯上,恐怕这棵幼苗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眼下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其次就是缺少人口,李悦敢肯定,如果建成自己心目中的扶余县,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必将会在这个乱世大放异彩。
耗费的时间虽多,可是至少对这一段的水道有了了解,可以装载的人数、物品,更是马车难及,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势必成为一大助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就是杨礼的真实写照,有他在县城坐镇,很多事情都想到了李悦的前边。
扶余县城外,一座简易的码头已然完成,附近更是停靠着几艘不大的小船,仅凭小船的外观来看,不过是简单渔船和货船。
让李悦不解的是,鱼肉松已经成了县城必需品,这个时候的渔船应该在江面上才对。
离码头不远的岸边,一群人围在一起,期间还夹杂着一些愤怒的声音。
“黄老板,你这人也太不地道了吧。之前还5文钱一斤收鱼,现在怎么就降到3文钱了?”
“自古以来就有官商勾结,我看那李悦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还没过多久呢,就让他的狗来咬咱们的肉了。”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