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连北宋都不如了啊!
可误的程朱理学,可误的时文刊本,可误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知识到最后都用于了党争。
明末的党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光要消失思想,还要将**也一并抹去。
然并卵,到最后,都只为他人作嫁衣裳!
李自成来不及感慨,俯身拾起一截枯枝,对着这些犯人吼道:“如果咱们不团结,不能努力同心,就如同这枯枝一般。”
说罢他手碗轻轻一动,便将枯枝折成了两段。
然后他拾起了一把枯枝,交给身边一位年青人,“你来试试。”
那位年青人涨红了脸皮,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这把枯枝却无一折断。
“看见没有?”李自成知道跟这些犯人讲不通什么大道理,只能以直观的方式告诉他们最基本的道理。
“如果咱们不齐心,就如一段枯枝般脆弱,如果咱们同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就算是官府也不能随意欺凌咱们!”
说完李自成又是一声大吼。
“谁敢去斩了知县?”
“我敢!”
人群中三三两两的附和,声音一点不整齐,显得底气不足。
终于有了互动,李自成趁热打铁,重复着高声吼道。
“我敢!”
这两个字就如同口号一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声音渐渐整齐起来。
“我敢!”
“我敢!”
“我敢!”
呐喊声越来越响,整个县衙大牢激荡着风雷之声。
县衙大牢外面安静的像一副剪影画,晚上的月亮虽然很圆,却没有一丝的温暖泻下,凄厉的霜风,拂着枯枝败叶,发出渗人心脾的声响。
三三两两饿得已经走不动的流民,将单薄的身子靠在墙角,无神的双眼看着满天的繁星,那闪烁的星星,仿佛就是他们心中无尽的问号。
关外的战事,他们是不懂的,帝国的政策,他们也是不懂的,死了的人将双眼一闭,活着的人只能苦苦的等待又一个天明,期待着青天老爷大手一挥,开仓赈灾。
“我敢!”
口号声传到了大牢外面,这些行尸走肉般的流民,死灰般的眼神渐渐亮起了丝丝火苗。
“我敢!”
县衙外面饿的两眼发直的妇孺老幼们听着这越来越响的声音,将身体缩的更紧了,但青壮少年们听着这雄壮之声,眼中的火苗却是越烧越旺。
人都有从众心理,李自成将大牢里的犯人全数放出之后,率领他们冲出大牢,身边已经聚齐起了百十号人。
“去粮仓!”
粮仓在大伙的心中比玉皇大帝的金峦殿更为重要,一听李自成要带大家去粮仓,一旁早有人喊了出来。
“我知道粮仓的位置,掌盘子,我领你们去。”
李自成叫过一名熟悉李继迁村的汉子,让他将消息传回村里,便带着人马开始行动。
兵贵神速,趁着县衙还没反应过来,只要打开了城门和粮仓,米脂县就彻底变天了!
自己家族中有几头猛虎,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要他们同自己汇合,就县里的那些差役,根本就挡不住革命的洪流。
一路上队伍越来越壮大,李自成带人来到粮仓时,身边已经有了五百多人,后面还有无数携家带口的流民,看上去如一股黑色狂飚。
“开仓放粮。”
“开仓放粮。”
队伍的口号不知什么时侯已经改变,听着这鼓舞人心的口号,所有人都焕发出光彩,全身血液涌上心头,浑身充满着无穷的力量。
米脂县的粮仓重地已经关上了大门,大门的木楼上站着几名兵丁,手执长枪钢刀,还有几副弓箭,战战兢兢看着下面越来越多的流民。
紧闭的大门并不能湮灭大伙生的希望,一想到大门里面就是活命的粮食,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犹如野兽作势欲扑时的低吼,大门外一阵阵的杀意在迅速蔓延。
明末第一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