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么清晨就是万物苏醒的时刻,但也有不尽然,比如那些昼伏夜出的,选择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的。不过这个季节,想必有许多还在地底下蛰伏着冬眠。可是无论是冬眠与否,万物都要补充给养,有的选择吃饱沉沉睡去,整整一个冬天,来年春天过后才会苏醒,有的便挖了一个很大的洞,储藏起食物,以备冬季寒冷时无法出去觅食,甚至觅不到食物,作为生命的补给。但也有许多不会储藏,得过且过的,饿了便去觅食,然而冬天的食物却是紧张匮乏的,往往很多时候是无获而归。这点何尝不是和人一样,秋天开始备藏起收获,冬天指望着储藏的食物,能度过冬荒。但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月,到了寒冷的季节便要饿肚子。于是人们便想法设法去搞食物,刨老鼠洞,掏兔子窝,有能力的便去山林原野,捕猎大型的野物。
如果对那些达官贵族来说,不愁吃穿用度,把狩猎仅仅视为一种游戏,以视不忘本,不忘先人的遗训,一种能力的延续。甚至仅仅是一种,满足追杀,凌虐弱小的一种快感。
不知上苍是不是总喜欢开玩笑,寒冷往往与饥饿并存,对于那些处于饥饿的人来说,狩猎意味着,活着,意味着将生命延续。
上苍也总是用一种冷峻,带着漠视无情的目光,看着天下苍生,互相为了活着,为了抵消寒冷与饥饿,便将更加弱小的生命,残杀致死,剥皮去骨食肉。
在饥饿与生存面前,所有的生物,总会暴露出一种面目,那就是残酷和厮杀。在人群中人们总喜欢流行这样一句话,人和野兽是不同的,是因为人有真善美,有真诚,有善良,有美德,但是人们总忘了,他们的祖先也曾是茹毛饮血的,在饥饿与生存面前,和野兽唯一的区别,就是人类是用工具捕猎,而不是用爪牙,但曾几何时没有工具的时候,是不是也是爪牙?
人们总喜欢用某种方式,某种方法和理论,来掩盖和美饰自己和野兽不同。野兽没有同情心,没有善良,没有互助,没有共情的伤心和喜悦。诚然,人类是最具备所谓的七情六欲的,但是这些七情六欲,真的只有人类具备?
人是对有些事物抱有同情心的,也满怀善意,可这些只是对同类,或者对那些生的可爱,长相绒绒软软,柔软讨喜的抱有善意。但是对那些生的,面目狰狞,张牙舞爪,丑陋粘蠕,毛肢恐骇之物。却怀着厌恶,害怕,甚至巴不得,它们消失不见。
人类的共情心理和善意或许,就是对那些符合自己心意,和讨喜自己的才会有吧。之所以还怀有善良,可能在有些物体身上看见了,曾经的自己。而这个自己并不是本身的自己,而是流淌在血液里,镌刻在血肉骨髓里,隐藏在脑子深处的记忆印象。曾几何时,自己弱小时,也是某种生物的口中食,也曾渴望着若能有个强大的生灵来拯救自己,比如神?
所以人类或许是想到了自己,才有了善意,也对那些小动物有了善心,甚至开始茹素。但人们却又忽略了一件事,那些花草树木,瓜果蔬菜,各种五谷杂物,也是一种生命。只不过他们不会喊痛,不会惨叫,不会到处乱动,更加不会做出反抗。便觉得是一种死物,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茹素也变成了心安理得的善举。所以共情心,也是在能想到自己的情况下才会有,你说这样自私么?其实这是本能,生物本身自有的一种习性,这种习性是好是坏,自有其定论,也促进了某些事物的发展。
对于雨落来说,他很尊敬食物,能做多少便吃多少,一次吃不完,下次继续吃,绝不铺张浪费。他偶尔也深想过,食物也是一种生命,需要用心去体会,只不过他不会去深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晚风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