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尊在世时,和我曾是故交,你家里的很多事我都了解。”夏逸清说,“你左手腕上那道疤,是你十三岁那年夏天,突发奇想闭着眼睛骑脚踏车,撞在树上摔下来磨破的。”
陈斯珩没有理会,但此刻他的心里却是一片迷雾。这个夏逸清说的的确不假,他手上的那道疤是在家里的后院摔的,当时看见的就只有他父亲。且事后,他自觉是干了件蠢事,怕让人笑话,更是再没对其他人提过。
夏逸清这时又接着说道:“此外还有一事。我与令尊陈秉哲先生曾是故交,当年他曾于你留下一个遗愿。”
“这位先生,说笑也该有个分寸。”陈斯珩冷漠的一句。
夏逸清于他的态度并未计较,接着说道:“这里不便说话。麋鹿路上有间积微书屋,那里能买到新文化书社出版的《三国演义》。”
他说完,三两口吃光了碗里的拌面,掏出钞票摆在桌上,用一双筷子压着,站起身来,朝面摊老板一声,“老板,面钱放在桌上了。”
陈斯珩看着这人走远的背影,心里不免有些犹豫。从这个夏逸清提及的事看来,他应该是与他父亲相识的人。可他父亲直到离世前,他始终都生活在一起,会有什么遗愿非要早早托人日后转告,而不在活着的时候亲口告诉他。尽管他想不明白,但最终却还是因了好奇去了麋鹿路。
麋鹿路上的那间积微书屋,与寻常的书屋并没有多少不同,时下流行的小说摆在书店中间的梯形书架上,过往出版的旧文学和一些工具书类大多摆放在靠墙的书架上,书架上贴了许多数字的标签,看上去显得有些杂乱。
柜台后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发须银白的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身形消瘦,一袭灰色长衫显得有些宽松。
老者见店里来了客人,从柜台后站起身来,将手里的书夹上书签合上,与一只放大镜叠放在柜台上,客气的问了句:“这位先生是要买书吗?”
陈斯珩问道:“请问,您这里有新文化书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吗?”
“听着有些印象,您稍等,我查查。”老者从柜台下边取出一本书目,翻开来,查了几页,说道:“您来得真巧,今天刚有人卖了一套来,不过是旧书,您要吗?”
陈斯珩点了点头。
“稍等。”老者转身去了里边的房间,不多一会儿,取了四本书出来,最上面的一本书面已是有些残破。
“这书的卖相不大好了,但里边没多少缺损。”老者说话间将书摆去柜台上。
陈斯珩付了钞票,拿起书本,却没有离开。他心想,那个夏逸清明明是暗示他到这间书屋来买书,以此作为接头的暗号,此刻就应该现身才对。可非但没见着夏逸清,就连这书店的老板也似乎于此全然不知。
老者见陈斯珩站在柜台前没有离开,于是又问道:“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没有。”陈斯珩没再停留,捧着书出了书屋。
回去的路上,他越想越觉着奇怪,心里更是有些忐忑,他甚至猜测这是一个圈套。可又一想,这也不合情理,若非与他父亲相识,不可能知道他左手腕那道伤疤的事。
他带着四本书在外边逛了大半天,又寻了一家小餐馆吃了晚饭,直到黄昏时,也没再遇上那个夏逸清,这才回到家去。
这个时间,弄堂里纳凉的人还不多,只有几个借着天光出来下棋的。陈斯珩入了弄堂,便和几个相熟的邻居接连打起了招呼。
这边方才进了38号墙门,楼上的晒台边一件女人的衬衣被吹了下来。
陈斯珩弯腰捡起地上的衣服,抬头望了一眼。
一个年轻女人双手扶着水泥的栏杆,朝楼下望着,皱着眉头叹了一声,“这衣服又白洗了。”
“顾小姐,我帮你送上去,还是你下楼来取?”陈斯珩一面问着,一面将衣服搭在右手托着的书上。
顾婉言在楼上笑着一声,“真不好意思,那就麻烦陈先生帮我送上来吧。”
陈斯珩拿着那件衬衣去到楼上,恰逢顾婉言也收了衣服,正从通去高晒台门前的三层小楼梯上下来。
茧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