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道法诀才在此落灰已久,直到后来被文中主角焦飞得去,方才大放异彩,对其助力良多。
而光济之所以没有将其买下,一来是身上没甚物事可以用来交换,毕竟那些孟阗竹所给的中品仙丹还得用来为其人购置疗伤丹药二来便是此物对他用处不大,再加上耗时良久,倒不如就此扔下,任由其遇到命定之主。
毕竟他光济又不是眼皮子浅薄的人物,从未想过在此世大加搜刮,一开始也只是为了地极真火而来,后来哪怕另有奇遇,也是因缘际会,并非苦心造诣所得。
如果他见到什么好东西都要揣到自家怀里,何不直接去了西域通天河,潜入天河剑派,谋夺那七口无人认主的山河鼎之一?
要知道那可是先天纯阳至宝的九分之一,可以说是七凰界中除了创世七凰本体外最为珍贵的几件事物之一了。
再不然,也可以去极北之地,谋夺昔年北宗魔门的三件传承法宝,那也是一个极大的收获。
但是何必呢?
就以上面二者来说,昔年天河剑派郭祖师得了九口山河鼎,历经千余年也不过使其中两口认主,还有七口便搁在门派之中,其内自生法宝元灵,实力不亚于寻常元神,九鼎联合更有破空穿遁、挪移天地之能。
这等物事,岂是光济可以染指的?
而那北宗魔门的三件法宝,都要修习神宗魔门的真传方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不是北宗弟子,或是得了其中法宝灵识认可,那也无法强夺。
光济毕竟是域外来客,又不似七凰界生灵一般有神魔血脉,能不能修习魔门真传还不一定,又何必自讨苦吃?
在天地大劫爆发之前,七凰界便是创世七凰的一盘棋罢了,光济有那神秘至极的会首在背后遮掩,自身又懂得谨慎行事,另外修为也不高,这才没有引起七凰注意。
如果他真那么跳,恐怕早就有羲凰阳神榜、冥凰生死簿破空而来,客气道一句:“还请道友上了榜单,签押姓名”了。
幸好光济向来知机,没有搞个大新闻的想法,又研习佛法,善能收束自家杂念,故而一路行来才顺风顺水,没有什么祸端。
当然,若是真有什么机缘天降,瞄准了他头上而来,那光济也不会客气,自会将其笑纳。
毕竟他是不惹事,又不是怕事!
心头想明白此点,光济忽地展颜一笑,身上气质微变,脑后隐隐有第七轮佛光绽出,只是若隐若现,还差了一点意思。
原来就在刚才,随着他勘破一重心障,自家在修行上却是更进一层,对于第七识末那识更多了几分明悟,十二因缘现世三因第二因“念念不忘,妄求追取”一境,也有所领会。
这一境于十二因缘中唤作“取”,何谓“取”?
便是妄取、追取之意。
在现世五果之中,修行者“根、尘和合而成触”,指降生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外境之接触,故而有眼识、耳识、鼻识等六识生出。
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外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若是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即为对外境起了一种贪染之心。
修行至此,便转入现世三因之中,为现世三因第一因,“爱”之分位。
也正是光济不久之前的境界。
“爱”之后,若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即为“取”!
五识能动反应起分别而取舍,故为第七识末那识,又有说法称分别识。
当然,也有一说称分别识是意识的别称,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
随着光济勘破此着,他已经正式转入这一阶段的修行,由“爱”之分位晋入了“取”之分位当中。
只是此境修行不得圆满,故而代表末那识的佛光尚未诞出。
“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
烛行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