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冲极婶呵斥着,接着问何雨柱:“是棒子面还是纯玉米面?”
何雨柱看看李叔:
“棒子面,襄城有个很大规模的有机化工厂,人家棒子芯还留着做化肥呢。灾年过去人家就不吃棒子面,所以想卖又不敢明面卖,正好我临走时去村里收野鸡,知道了就想帮帮,也为了以后去村里能多弄点肉食,你是不知道哇,那么大的一个疗养院,一个月的定额才一头猪,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那里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吗?棒子面都不吃!”
李婶对那里很是好奇。
何雨柱也好奇,李叔看着俩人解释道:
“东北地广人稀,粮食能做到自给自足还有富余,而且工业发达,要不是这三年支援各省,人家根本就不愁粮吃。”
“那里的人真幸福!”
李婶对那里的人很羡慕,李叔哈哈大笑。
“那是你以为的幸福,那里工业发达,工业品不缺,建国后又开展了水利工程,大面积种植水稻,结果大米被拉走了,自己只能吃玉米面,你在给人家吃带棒子芯的玉米面,搁你你干呐?所以说,东北现在是生活得最好的地区,村子里出现剩粮不稀奇,这还是新国长子辽省全力支援国家建设的结果,不然会更好!”
听到李叔解释,何雨柱解开了疑惑,说道:
“怪不得我在村里,没见到一个人是面黄肌瘦的,当初我还纳着闷呢!”
李叔指点他,说:“你那里紧挨着钢城,山连着山号称千山,山里的野物极多,多和村里走动走动没坏处。这事就不要和别人说了,等我信就成。”
~~~
初四,何雨柱回到了襄城,出了火车站来到存车处,看着手里一元收据,何雨柱嘟囔着存车费真贵。
呼呼喘着粗气,看着怎么也启动不着的三轮挎子,感到头疼:这可怎么整。
焦作不安看看站前四周,忽然想起司机交待过车凉不着火,可以用热水预热发动机。
拍拍额头来到存车室,小屋里燃着铁炉很暖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爷靠在椅子上正打盹,听见开门声睁开眼。
“大爷您抽烟!”
何雨柱掏出烟给大爷点上,大爷见是解放军,很客气的说道:
“谢谢解放军同志!来同志你坐,暖和暖和。”
何雨柱坐下伸手烤着炉火,说道:“大爷,麻烦您老点事,我的边三轮踹不着火,想和您要壶热水。”
大爷很是爽快。
“嗨!我还合计什么事呢!你坐会,我这就给你打水去。”
“谢谢您了,大爷!您可实在太好了!”
何雨柱赶紧起身谢道,看着大爷拎着铁皮大水壶出了存车室。
随着铁炉上的水壶冒出蒸汽,何雨柱赶紧拎着水壶跑出去,浇到发动机上。
几脚踹下去,三轮挎子响起了“突突突”的声音,何雨柱见启动稳定,拎着水壶给大爷送去,在和大爷的撕扯中扔下兜里的半盒烟。
在油门的轰鸣中,三轮挎子缓缓的驶出了站前,出了主城区来到空无一人的郊外,何雨柱把车斗的座椅放倒,足足塞进去五个大猪头、两副下水、十斤肉、二十斤的燕鲅鱼、半扇排骨。
沉颠颠的挎子骑起来很稳,行至半路时,天空飘起了雪花,寒风夹杂着雪花打得脸生疼。
一路上伴随着“哎我槽!”,回到了疗养院,对着门岗执勤的战士指指车斗,驶入院内。
站岗执勤的战士看到车斗里的大猪头,嗷嗷叫的冲进了门卫值班室,瞬间门被撞开,五六道身影狂奔的追向三轮挎子。
小排长激动向着何雨柱敬礼说道,
“何师傅,没想到在我们临调走之前还能见到荤腥,我和同志们谢谢你!”
用棉手套抽了一下他的臂膀,何雨柱笑呵呵的说:
“你们跟我客气什么,我还不见得有你大呢!今天晚上咱们聚餐!”
几名战士激动得抱着何雨柱抛起,何雨柱吓得一句大叫
四合院之雨柱的重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