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所画的是这个仓库所在区域的大致地形图,把仓库方圆千米之内的街区全部进行了标注,大家也都能很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这倒算了,这可以理解为黄剑来过这个区域,对此地比较熟悉。
第二张纸可就有些厉害了,那是这个仓库的内外结构图!
整整五层,房间的数目有多少,房间是如何分布的,有哪些通道,一览无遗……甚至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如何去布置火力点,包括哪个窗户能够设置什么样的枪械进行防御,以及顶楼的迫击炮和机关炮该怎么去摆放才能覆盖所有死角。
甚至旁边还有着一行行小字,必要情况下,那些火力点该怎么样去撤离,交通壕如何去布设,哪些通道可以被打通……
这还是拙见?能够把这张图纸给画出来,就已经相当之了不得了。
谢竟元其实早已在心中模拟过挺多次倭军的袭击方式,他此时就发现了,这张规划图已经把这个仓库的所地形以及己方拥有的一切武器都不给利用到了,甚至已经到了“毫厘不差”的地步,令人无从下手修改。
谢竟元确实是没办法修改的,这份图纸也不仅是黄剑一个人的智慧,黄剑是把自己手中所有可以利用的武器、乃至于他前身根据后世遗留战报所归结的一些经验、甚至是他前身所在世界的一些军界强人综合讨论而出得出的火力规划综合地考虑了进去,方才做了出来。
可以算的是“完美”了。
因为黄剑也是人,他也不会在地形都没有勘察过的情况下,直接把这两份图纸给拿出来。
其实说来也巧,如果黄剑所“来到”的战场是别处,肯定就无法去做出此番举动,但这场战斗,是黄剑在建康军事学院研修之时一门课程的结课作业,也就是战例设计,因此他专程来到四行仓库,去仔细考察过地形。
抗战:从八佰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