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胜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又对骑兵连的战士喊道。
从他们身边跑过的,当然是周轶。此时敌军第一线的部队,已经被打的溃不成军,后面的敌军又被烟雾笼罩,很难进行精准狙击。
周轶看了一眼系统界面,确认了“短兵相接”,“强健体魄”两个技能都在,迅速冲向了战场深处
白刃战进行的并不乐观。
这时还是1940年,日军都是成长于大正时期,营养好,从小就学习“铳剑术”,训练有素的“老鬼子”,拼刺刀相对普通士兵还是很大的。
这伙儿小鬼子,平均身高还不到一米六,却壮的像小牛犊子一样。
平时勉强吃饱,营养跟不上的独立团战士,虽然平均身高要高一些,拼体力和技术却有欠缺。
后续的上来的部队,两三个战士打一个鬼子也没什么优势,只有张大彪带领的“大刀队”,才能和鬼子的交锋中不落下风。
大刀的特点是大开大合,训练最好,体格强健的大刀队成员和鬼子一对一并不吃亏,但不便于配合,鬼子组成三人的刺杀小组后,大刀队的战士也难免吃亏。
这时候,需要的是手枪和“猛将”。
这样的猛将,独立团里还真有,比如张大彪和杨文清,还有魏大勇。
张大彪第一轮冲锋的时候,一刀下去就能劈的小鬼子拿不稳枪,然后顺手一抹就能杀死一个小鬼子,只是体力消耗太大,往纵深冲了几轮后,也有点乏力。
另外一边的魏大勇,却是越战越勇。手中长枪一抖,就砸的小鬼子嗷嗷直叫,更重要的是会用巧劲,小鬼子不但近不了身,稍不留神就会被他长枪刺到要害。
周轶就是看到魏大勇在人群中,左突右杀的英勇表现,才发现自己签到的两个技能,比想象中的要更加好用。
从仓库里拿出一把驳壳枪,周轶在阵地上穿梭奔跑,见到有己方的战士落入下风,或者结成刺杀小组的鬼子,远距离就是一枪,靠近了就用大砍刀招呼,迅速把身边的鬼子打的溃不成军后,再继续朝前突击。
“兄弟,好样的,跟在周营长身后,多杀鬼子!!”
紧随其后的孙德胜,也很快看出了其中的道道,连忙给自己手下的骑兵营战士下令。
就这样,以周轶为箭头,拿着马刀的骑兵连战士为两翼的生力军,迅速在战场上卷起了一股洪流
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