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大人来啦,县令大人来啦!”只听闻人群外面有人嚷嚷道。
人群逐渐分开一个缺口,透过缺口可以看到两台八抬大轿停在了庙前的路上。前面下来的人,头戴玄冕。冕有五旒,青衣纁裳。正是正五品的万年县令。那县令下轿之后,并未到庙前来,而是向后面的轿子走了过去,在轿子的窗边说了。只见那轿子中出来一位中年僧人想必就是那法明禅师,两人互相行了一礼之后才向着这庙门口走来。
这一幕看的李世民又是心头火起。什么时候大唐的正五品官员竟然要向一个和尚行礼。再想到那县令弯腰缩手的样子,李世民的怒气就好似火山喷发一般。
要知道,在大唐,县令可不是一个小官,乃是正五品的官衔,就算是距离正三品的宰相,也不过只是差了四个阶位而已。更何况,长安天子脚下,人们常说:“京城守门还有八品。”
这万年县令的身份就更不用说了。
那县令引身在前,领着那法正到了庙前。
那些僧人和捕快看到县令和法明到来,纷纷哀嚎出声。
“县令大人,为我等做主啊!”
“法明师兄,这些人,胡搅蛮缠,不尊佛法,贬低我佛!”
“县令大人,快将这些狂徒拿下呀!”
县令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皱眉,走到林荫近处对着李世民喝道。“何等狂徒,胆敢目无王法!殴打衙门中人,还阻碍诸位法师传播佛法!”
“这些僧人巧取豪夺,捕快助纣为虐,汪林,你不思反省,难道还要助长这不正之风?”李世民淡然放下手中茶盏,淡淡说道。
那县令惊讶,汪林正是他的名字。看着眼前淡然自若的李世民,他只觉得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阁下怎么知我的名讳?我好像从未见过阁下。”汪林不敢大意,这人既然知道他的名字,那必然也知道他的身份。能够如此淡然身后必有依仗!
“不,我们见过,虽然只有一面。”李世民又再次开口,这人他也仅仅见过一次,驻地方县令,如非特殊情况,否则是不上朝面圣的。若非他现在修炼有成,脑海中清明非常,怕也是想不起来这人。
“一面?”汪林皱眉。
“贞观三年秋,皇宫大内,金銮殿上。”
“贞观三年秋?”汪林心中疑惑。
贞观三年正是他参加科考那年,他成绩颇为出众,正值贞观初期,官位空缺,他直接就被封为了万年县的县令。难道是当年同殿面圣首封的某位考生。汪林仔细回想起来。可是思索再三,同届的考生只见都时有联系,其中并无此人呀。
汪林又抬头看了看李世民的脸,越看越是熟悉,可是就是想不起来。
直到……他看到侍立在李世民一侧的老仆,白净无须!
“你!你……”汪林心中大骇。
再看向李世民终于回忆起是在哪里见到的这张面孔。
正是那一年,金銮殿上面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他们一行十数位成绩优秀的考生接到旨意,一起入宫面圣,受封官位。
他们一行人多是贫苦出身,他之前也不过是一个乡野先生。初进金銮殿,就被那富丽堂皇的大殿所惊骇。更感受到那龙椅上的煌煌帝威,战战兢兢,哪里敢直视圣颜。
“都抬起头来,今后尔等可就是我大唐的一方官吏了,代朕牧守一方,要有大唐官员的样子。”
是那位龙椅上的陛下开口,他才敢抬起头来。这一抬头正对着陛下正颜,骇的他赶忙又将目光低垂。
看到汪林吓得面色扭曲,李世民知道他终于想起来了。
“怎么样,汪县令要不要把我抓起来,带去衙门受审呀?”
“微臣不敢,微臣有愧圣上,有愧百姓!”汪林亡魂皆冒,一身冷汗瞬时间浸透了厚重的官服,整个人瘫软在地上,变成一个磕头虫,不住的磕头。
躺在地上的和尚,捕快还有在和尚身边查看伤势的法明禅师都被这变故吓了一跳。
人在西游,开局救了泾河龙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