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摇摇头:“母妃,没有。”
“哼!你那不快都写满了脸,还能瞒过我不成。来给为娘的说说。”
朱允炆是庶出,生母吕氏则是官宦家的小姐,对于权谋从小就耳濡目染。
况且一个十多岁,从未离开过皇宫的少年,怎么隐藏得住心中的情绪。
“允炆,来给母妃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
一再追问下。
朱允炆这才说出,去给祖父请安,以及随后看到那张条子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吕氏不是目不识丁的粗俗村妇,相反,她兰心蕙性饱读诗书。
“那条子上写的都是什么,另你皇祖父如何看重?”
这句话才是重点。
“儿臣一时难受,有些记不全了。”朱允炆感觉自己很没用。
“无事,把记得的念出即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朱允炆在念。
吕氏每一句都无比认真的在听。虽然不完整,但她也能听出诗词中的含义。
“母妃,你说为何皇祖父要把那张条子给我看,还问我能否做得出来?还有这是何人所做,简直是冠压群芳之作。”
吕氏表面淡然,道:“说不定这是你皇祖父,要翰林院写的文章,意在考你,这是让你成为一代明君的暗示。不然你想想,怎么字里行间提及各朝代太祖世祖?”
吕氏这些话也就骗骗不谙世事的朱允炆。
像朱元璋这种开国雄主,根本就不屑做这种事情。
况且就算他真的下令,翰林院学士敢?
“对啊!唉,看来我的学识城府还是差了许多,怎会没想到这一点。还是母妃想得周到。”
朱允炆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吕氏点点头:“所以,你不应想得太多。以后在你皇祖父面前,多关心关心他的身子懂吗?”
“儿臣知道了。”
“你明白就好。快去做功课吧。”吕氏一副慈母的样子。
“嗯!那儿臣就回去读书了。空闲就来给母妃请安。”
吕氏淡淡一笑:“允炆最是懂事听话,母妃甚感欣慰。”
等朱允炆转身离开,吕氏的脸色忽然一冷。
“秀慧!”
“太子妃。”
门外,跟随吕氏多年的贴身宫女走到跟前。
“派人去江夏候府找周骥,问问他近来宫城外有没有什么风声或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
“这有用吗?若是让皇爷知晓,怕会对殿下有损。”
秀慧是自己人,为主子担忧,劝阻没有必要冒险。
“我感觉事情绝不简单。允炆没有被立为储君之前,咱们不能掉以轻心。不然,所有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母凭子贵,望子成龙,不管是帝王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样。
“是,太子妃!”
…………
奉天殿。
翰林学士刘三吾,黄子澄,国子监祭酒胡季安站在店内。
历史上关于胡季安的记载着墨不多。
但真实的这个人并非泛泛之辈,才华毋庸置疑。不然怎么能做到祭酒这个位置。
此时。
翰林学士刘三吾有些疑惑,陛下不久前才召见自己商讨储君一事。
这才多久又派人来叫,而且这次连国子监祭酒胡季安都来了。
到底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不知圣上唤我等前来何事?”
“咱征战半辈子,也就粗通文墨。叫你几个来,就是想看看这里面写的啥意思,写得好坏。你们一个一个的看,不要急。”
朱元璋说完,把重抄过的沁园春让太监分发给三人。
还以为是什么事情的几人一听,原来只是一首词。
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