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你看此次伐楚需要多少士兵?”
嬴政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王翦。
王翦听后沉默。
他的意见和魏缭相同,也是不建议此时伐楚。
不过,王翦前面没有开口劝说。
“王,此时的楚国已经不是楚幽王当政。”
“若是伐楚,老臣需要60万兵马,才能对抗楚国。”
“此战,最多也只可能是削弱楚国。”
王翦开口道。
就算他是带60万兵马去伐楚,现在也没有灭掉楚国的可能。
王翦只有削弱楚国实力的把握。
今非昔比。
现在不是灭楚的最佳时机。
楚国是大国。
一旦两国陷入僵持,其他国家难免不会趁火打劫。
毕竟,唇亡齿寒的到来,其他国家并非不懂。
只是先前摄于秦国的威势。
不敢动作罢了。
秦王嬴政听到王翦的话,并不满意。
要知道,秦国虽然有百万士兵,但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
而秦国刚刚占领赵地。
赵国原来的边境线,需要秦军来驻守。
加赵地还不是很稳定,在赵地的秦军根本不能调动。
还有魏国也需要防备。
光这些地方,就已经牵扯到30万秦军不能调动。
而王翦张口就是60万秦军。
60万秦军,几乎要秦国举全国之力才能凑齐。
规模如此大的一场战争,耗资肯定非常巨大,在秦国的战争史,都不多见。
秦国冒着这样的风险,王翦还只是有把握,成功削弱楚国。
这对嬴政来讲,可谓非常不满意。
风险和受益,完全不成正比。
可此时的王翦,仿佛没有察觉嬴政的不满,道:
“王,如果任命老臣挂帅,希望王能够无条件支持老臣。”
“老臣或许会稳打稳扎,战局可能会持续很久。”
这任楚王看得出贤明,根本不能想赵国一样,在内部攻破。
这场战争,打的就是国力。
王翦要秦国毫无保留的支持他。
准备打持久战。
老辣的王翦,一眼就可以看出如今楚国的短板。
就是和赵国一样。
国力不支持一场旷日持久战争,维持不了几十万兵马的粮草。
楚国几十年来,被秦国打的迁都数次,百姓流离失所,国力持续衰弱。
哪怕身为南方大国,粮草也不是很多。
嬴政听完王翦的作战方向,眉毛皱起,无奈摇头,道:
“此时的秦国,打不起一场持久战。”
“此战必须速战速决,不能被楚国拖入战争泥沼。”
楚国是打不起这场持久战。
但秦国也打不起。
拖的越久,天下的形势会变化的很快。
大殿,昌平君看到嬴政做出伐楚的决定,脸没有露出异色。
听到王翦的这番话,昌平君心中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
嬴政必定不会,让王翦担任伐楚主帅。
只要王翦不担任主帅,他在这次伐楚战争中,可以更容易的帮助楚国。
“老将军,难道只会如同伐赵一般,背靠秦国强大的国力,光打持久战。”
昌平君暗中讥讽了一句。
当初王翦伐赵,被李牧拦住,不得寸进。
还是依靠反间计,除掉李牧,才依仗秦国优势的兵力,灭掉赵国。
昌平君故意削弱王翦灭赵的影响。
刻意的贬低一句。
王翦听到昌平君的暗讽,只是平静的看来昌平君一眼,没有于他争辩。
当初,李牧确实厉害。
秦想一统天下?问过楚国没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