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在宋时从占城国传来,在江淮,两浙之地推广开来的稻种作物不光有着早莳,早熟,耐寒,粒细的有点,更因为其生长周期短的缘故,可以配合华夏长江流域本土的“晚稻”,实现一年两熟。
从而在根本上,极大的缓解汉末乱世的粮食压力。
然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占城稻成长的环境,先天性的决定了哪怕张策再怎么心仪于他,也不得不忍痛割爱。
使得对于自己霸业有着明确规划的张策,理性的选择玉米。
玉米在后世百姓粮食占比中仅次于小麦和稻米,但是,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却是远远低于玉米,在袁爷爷没有研究出杂交水稻之前,产量更是和水稻不相伯仲。
尤其是以小麦这类面食为主的北方人而言,有人或许认为食米饭的都是异端,但绝不会认为食用玉米面的人会是异端,玉米糊糊才是最爱。
从这方面来看的话,天生适合于扎根北方的玉米这类作物倒是同张策的逐霸方略相性很合的来。
有意思的是。
对于欲要效仿先秦而以关中为基逐霸的张策而言,他将来的领地中就许多很适合种植玉米的土地。
关中平原。
以及。
现如今未曾开始水土流失,仍旧是一片青山绿水,大河奔腾不息在侧的黄土地。
以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为耕种基地,辅之以种植玉米和当下汉朝北方的麦种,只要将来玉米在黄土地上得以推广开来,无论征战多么频繁,他麾下的大军都会再无粮食匮乏之忧。
呵呵。
若是埋头发展个十年二十年,实行广积粮战略,说不定在天下诸侯都苦于粮食匮乏,人丁减少的时候,张策治下的人口出现大幅增长也未可知。
虽然这句话乍一听觉的很离谱,但不可否认的是……
后世的华夏人口第一次突破亿万桎梏的时候,正是占城稻,玉米,红薯等外来高产作物进入华夏,并且推广开来的时间节点。
而在那之前,煌极一时的汉唐百姓人口也不过才四五千万而已。
是二者的国力不如后世的明清吗?
其实不尽然。
究其根本,还是生产力水平限制了汉唐两大帝国的发展,使得当时的作物储备也不足以养活上亿的人口。
张策心中明白:占城稻潜力很大,但不是最适合他的。
他若是想要发挥占城稻的最大价值,前提是他的平了北方,进而将兵锋指向江南之地。
届时,占城稻才会有用武之地。
张策是个务实的人。
眼下的占城稻于他而言,终究是显得有些“华而不实”“食之无味”。
至于红薯……
占城稻他都放弃了,再放弃了红薯貌也算不上多心疼。
毕竟,红薯虽然同样是高产作物,且有着易活抗旱的特性,但其终究无法成为主流粮食,只能作为辅食。
那玩意儿!
吃多了不光屁多,还容易便秘。
这点,前世身为农村人兼过来人的张策,可谓是深有体会。
还有一点让张策放弃红薯的理由是,他不想为了一个选项三奖励的红薯,而不顾一切的和曹军主力在这死磕。
他固然可以凭借着一万玄甲骑的强大灭了曹操大军,但到头来只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罢了。
只要不能一举杀死曹操,他莫说灭了曹操如今率领的十万大军,就算是二十万三十万也没用。
河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和曹操打生打死之下,笑到最后的只会是眼下有着问鼎天下之势,身为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
不光如此。
一旦他麾下的一万玄甲骑在徐州之地折损过半,将来他靠什么马踏西凉,收服关中之地?
选项三,张策根本不做考虑。
因为。
不值当啊!
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