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 6.67×10^-11N·m^2/kg^2。这个恒量与万有引力定律有关。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其表达式为:F = GMm/r^2。万有引力恒量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自行设计的扭称测量出来的,他测出的数值为 6.754×10^-11N·m^2/kg^2,与之后的公认值只相差 1.26%。这个数值的测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h = 6.6260693×10^-34 J·s。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电磁辐射的能量分布时发现,只有认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每一份的能量等于hν,理论计算的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完全符合,其中ν为光的频率,h 为一个普适常量,叫做普朗克常量。普朗克建立起了量子力学的新学说。在这个学说的启发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爱因斯坦于 1905 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即 E = hν,式中的 h 就是普朗克提出普朗克常量。这个学说后来就称为光子说。
【单位制中有7个基本单位】
单位制中表征长度的米(m);表征质量的千克(kg);表征时间的秒(s);表征温度的开尔文(K);表征物质的量的摩尔(mol);表征电流强度的安培(A);表征光强度的坎德拉(kd)。
【76厘米汞柱】
76 cm汞柱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值,也就是说 76 cm高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就是 1 个标准大气压,具体计算如下:
【静电力恒量】
9.0×10^-9 N·m^2/C^2。库仑通过扭秤装置得出了著名的库仑定律 F = kQ<1>Q<2>/r^2,并测出了静电力恒量。
931.5 MeV,这涉及到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即 E=c^2m(ΔE = c^2Δm)。在发生核反应时,若反应前后质量亏损 1 原子质量单位,那么就会释放出 931.5 MeV的能量。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实为 9.8 m/s^2(平均值),为便于计算,常常取值 10 m/s^2。初中在未引入重力加速度概念时,用常数 g 来反映物重与质量的关系 G=mg,g=9.8 N/kg,即质量为 1 kg 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其物重为9.8 N。
作为一个科幻迷,葛伦很清楚的记得这些数据。
这些数据即使是有稍微的偏差,都会导致整个技术的封锁。
普朗克数,没问题。
开尔文温度,没问题。
圆周率,没问题。
光速…等等!
光速只有每秒299723459m!?
这不对劲!
如果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
1光年就只有29.9723459万km
如果能量足够,并且效率损失低,就很有可能达到光的速度。
但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研究,当一个物体以光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性质都会有所改变!
比如质量会无限大!
但是如果光的速度被限制了,那么,这方面的科技就被锁死了!即使科技发展几亿年!也终究没有出头之日!
这个情况非常严重!
就相当于数学中
1+1≠2=1.99999999(无限循环)
可能前期的计算没有太大问题
但要涉及到后期的高等数学,那就相当于茅坑里打手电——找死。
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
即使智子也不可能像这样锁住科技!
超神学院之黑暗森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