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主也干过类似的事,原主为了抢夺人事权,不断纵容宦党安插亲信、举荐私人出任朝廷及地方要职。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士人和世族对于朝廷及州郡职位的垄断,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更大,因为宦党所能任用的人手不论才干还是德行,都难以与主流士人相提并论;
更因为宦党的贪墨谋私、胡作非为、嚣张跋扈,反而引得朝野怨声载道,进一步激化了党争,最终受伤害的还是皇权自身。
而刘宏的做法就大大降低了朝臣及士人的抵触,毕竟这九位大臣也是士族出身。
另一方面,刘宏又将常规的人才选拔由公府策试改成了天子殿试。
在朝臣看来,此举是天子刘宏为了显示他对选拔人才的重视程度,而且此举早有先例,一样无可厚非。
只有刘宏知道自己此举的真正目的,他不仅是在为计划中的考举探路,也是为了在短期内获得一批可靠的亲信班底。
当然,这种做法还不能成为常例。
不过对刘宏来说,能进行一次就足够了。
要知道他是有着先知眼光的,他甚至可以借此机会,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大才全部变成天子门生。
而且,只要这次开了口子,有了先例,并获得了成效,以后想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就更容易了。
刘宏的这些谋划,在座的九位大臣难以知晓,他们更多在为天子的转变而欢欣鼓舞——
天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听信宦官蛊惑,反而开始重用他们这些清流派大臣,虚心纳谏,奋发有为,这不正是他们一直所期盼的圣明之君吗?
有了这种想法,他们与刘宏之间的配合自然是更加默契,连看向刘宏的目光也变得“慈祥”起来。
等所有议题都讨论完毕之后,刘宏让他们重新整理条陈,写成一道长奏疏,然后令九位大臣一一署名,待下次朝议之时,再联名呈奏,形成定议。
这九人都是有着一定声望的清流派名士,他们联名再加上刘宏推动,朝议没有不通过的道理。
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九臣收起联名奏疏,向刘宏躬身告退。
这时刘宏却突然问杨赐:“杨师,听闻颍川太守何进近日也拜在了卿的门下,可有此事?”
“回禀陛下,昔日何遂高前来拜访老臣,言说其自学《尚书》却不得其门而入,欲随臣门下弟子一起听讲数日。臣见其心诚,遂同意之,但并未行拜师之礼。”
“何进出身屠家,朕从未听说他学过什么经典,如今年逾四十,却要学《尚书》,真是可笑之极!”刘宏冷哼一声。
“朕还听闻其近来与汝南袁氏来往甚密,难不成还在学《易》?
其身为颍川太守,不用心为政,却屡屡来雒阳上蹿下跳,他是想干什么?
朕看他不是想学经,而是想学窦武!”
刘宏的话让众臣都惊诧万分,可他们只能保持缄默,何进身份特殊,谁都不愿意牵扯进来。
只有杨赐已然有所牵连,无法推脱,想要解释一番。
他刚唤了声“陛下”,就被刘宏打断了。
“朕失言了。杨师请放宽心,朕没有怪罪杨师之思。卿等请回吧,此事就当朕没说过。”
刘宏摆了摆手,示意众臣离开。
九人相互看看,旋即再次默然躬身告退。
但他们心里远不像表现的那么平静——以天子的心智和近些天的表现来看,他绝不会在臣属面前一时失言,说什么话都可能有其所指。
天子可以当作没说过,但他们却不能当作没听过。
其实他们很清楚何进时不时到京都来拜访、结交朝廷重臣的用意。
何进是谁?
宫中何贵人的兄长,当今天子的大舅哥,如今唯一皇子的亲舅舅。
按照大汉朝一向重用外戚的规制,何进将来有极大机会成为朝臣第一人。
可何进身份看似尊贵,却有一个先天的短板,那就是出身低贱,又无经学根基。
汉帝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