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玄奘对这壮汉也有所了解。这壮汉姓刘名伯钦,是这双叉岭中的猎户,常年以打猎为生,练就一身好武艺,旁人给他起了镇山太保的绰号。玄奘也自言乃是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取经之人,刘伯钦闻得玄奘亦是唐人,也是欢喜。回到庄中,刘伯钦先是命人前去将那两只恶虎的尸体抬回来,便引着玄奘来到正厅之中,又派人请来母亲与妻子同玄奘见过。见得刘伯钦救回一和尚,那刘母道:“恰逢明日乃是亡夫忌日,劳烦高僧诵些经文,做些法事,祭奠一下亡夫可好?”玄奘得刘伯钦救命之恩,自是欣然同意。之后,刘伯钦命人备下斋饭,玄奘用过之后,便回到客房休息去了。
到了第二天,玄奘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方敲响木鱼,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度亡经一卷。诵毕,刘伯钦又请写荐亡疏一道,玄奘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一一朗音高诵。诵毕,吃了午斋,又念法华经弥陀经。各诵几卷,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洗业的故事,早又天晚。献过了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佛事已毕,众人这才各自安寝。
到了夜里,这刘伯钦的老父魂魄却是回到庄子中,给全家上下托了个梦,只见梦中这老汉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
待到清晨,众人起床之后,却是说起昨夜做得奇梦,竟是发现几人皆是如此,这才明白确实是亡灵托梦。刘伯钦连忙寻到玄奘,将昨夜自家父亲托梦之事告知给他,玄奘闻言也是颇为欣喜,毕竟这等超度亡魂之事也是功德一件。刘家之人对玄奘也是感恩戴德,备下斋宴款待玄奘,又取出不少银两赠给玄奘当作盘缠,玄奘自是推辞不受,却是耐不住众人之意,只好道:“这银两贫僧却是不能接受,不知可否劳烦刘施主再相送贫僧一程,也好出了这山林之地。”见得玄奘如此,刘家众人只好做了些粗面烧饼干粮,叫刘伯钦远送,玄奘这才欢喜收纳。刘伯钦领了母命,又唤两三个家僮,各带捕猎的器械,陪着玄奘同上大路。
行了半日有余,渐渐离了双叉岭的地界,只见一座形如五指的高山印入眼中。见得此山,刘伯钦对着玄奘道:“到了此处,在下却是不好再向前了。”玄奘闻言却是大惊道:“这可怎生是好,还劳烦刘施主再相送一程。”却见刘伯钦指着那高山道:“非是在下不愿再送,只是此山名叫两界山。过了此山边入了那鞑靼之人的地界,在下却是不好擅入。”玄奘无奈,只好同刘伯钦作别。
正当此时,却听得那山下有人大呼道:“可是那唐朝取经人来此,俺等你许久了。快快前来将俺救出去,好保你去那西天取经。”那喊声犹如雷震,却是将玄奘唬了一跳。向着刘伯钦问道:“施主可知这山下乃是何人,何故知道贫僧之事?”
刘伯钦闻言思量了一会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玄奘闻言却是有些不解的道:“这老猿是个什么来路?”刘伯钦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我幼时也曾来此见过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玄奘只好依言,牵着马随刘伯钦一同前去。
行了数里之地,就见得那山下果然压着一只猴子,伸着手,露着头,见得玄奘一行人走来,连忙挥手喊道:“师傅,师傅,快来救俺出去,好保你去那西天取经啊。”玄奘心中惧怕不敢上前,倒是那刘伯钦艺高人胆大,走上前去,拂去悟空头顶杂草道:“你可有什么要说的?”却见悟空打量了刘伯钦一眼,面有异色道:“俺同你没什么好说的,且让师傅上前来。”玄奘无奈,只好走上前来。
太和山中一老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