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年的会特别的多,记得有这么一句谚语,旧社会税多,新社会会多,说的就非常的形象。
而徐浩然趁着开会的机会,向公社自己比较熟的干部打听,近期有没有知青或其他青年招工的指标?
公社负责安置工作的副主任,是徐浩然同大队的人,说起来还有点远房亲戚,当然是跟原主。
但徐浩然现在穿越过来了,所以也就捡了亲戚的便宜,既然有这么个亲戚,他笑嘻嘻的来到副主任的办公室外,看到副主任正在办公室里忙,于是敲了敲窗户说:
“大表哥,忙啥嘞?”
副主任抬起头来,看的是徐浩然,礼貌的招招手:“是表弟呀,快进来坐,今天你们是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干部开会,是吧?”
“对呀,难道你不知道吗?”
“知道,但我也是刚刚才接到通知,因为我不足关农业,我主管的是分配和工业方面的事情。”
这位姓张的表哥,拍了拍徐浩然的肩膀,让他在办公室一张硬板凳上坐,然后跟他倒了半杯水。
当年,公社副主任的办公室也非常的简陋,一张桌子,几张硬板凳,一把藤椅,藤椅是副主任自己做的。
有人来访,只能是坐硬板凳喽。
“大表哥,现在公社有没有招工的名额呀?”徐浩然端起有些半新不旧的茶盅喝了一口水,笑嘻嘻的问道。
“你问招工干啥?难道你想去当工人?”张副主任翻着白眼儿问道。
“我想当工人能去得了吗?”徐浩然回了某人一个白眼说:“我生产队有两个知青,已经带了三四年了,没有门路回去不了,日子过的很苦,瘦的皮包骨头,我怕待长了他们会受不了,所以表哥想想办法呗,有招工的名额,让他们赶紧回去。
免得让我看见心烦。”
路远说的是实话,他真想帮两位知情女孩儿。
张副主任定定地望着徐浩然看了好久,笑着问道:“你对人家有想法吧?”
带着空间当队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