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臣之见,黄淮水患,需先治沙。只要河中泥沙治理得好,治水一事,便可水到渠成!”
没怎么在意旁人投来的诧异神色,注意到皇帝投来的认可目光后,心中万分喜极的徐有贞,继续侃侃而谈道:
“陛下,后汉永平年间,黄河在豫地发生决口,导致河道向南偏移,给当时沿岸百姓带来巨大灾祸。”
“汉显宗孝明皇帝便派出王景和王吴两位大员赶赴豫地进行治水。他二人,勘测地形,规划堤线,修筑黄河堤防。而后,于黄河、汴渠沿堤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
话语至此,卖弄学文的徐有贞,便给皇帝打断了话语。
“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这什么意思?”
徐有贞在卖弄学文博得自己的赏识,王迪心里清楚得很。
不过单凭此人治沙的笃定言论,他也不介意抽出点时间,来听听此人关于治理水患的个人看法。
“回禀陛下,汛期一来,黄河水量暴涨数十倍,泥沙量也相应剧增。如果按照以前的堤坝形式进行修筑,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进入汛期之后,又将重蹈覆辙,徒劳无功。”
“因此,王景王吴他二人,决定修筑双重堤坝,将黄河水从内堤的上游水门放出,经过外堤的阻挡,再从下游的水门中回流到黄河中。”
“此工程虽然繁琐,耗资巨大,但它的好处,却是能将黄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量堵截在内外堤之间。”
“这样一来,既能加固了堤坝,使之变得更加牢固,又能大大延缓泥沙堆积从而导致河床抬高,对‘地上河’的情况,能起到一定的缓解。”
“在此之后,黄河经历八百余年都未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
“当然了,臣所言,已是后汉年间的事情了。现在黄河侵淮,情况略有不同……”
话语至此,徐有贞停顿了一下。
倒不是他想卖关子,而是后面要讲的话,他要仔细斟酌一下再说。
毕竟他又不是个傻子,皇帝正在检验自己的治水能力,他怎会看不出来。
回答好了,将功赎罪,乃至更进一步都未尝不可。
事关个人荣辱的大事,岂能不上点心!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