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夫看看!”方从哲一把夺过奏折,飞快地读起来。
“好啊,好啊,老夫要赶紧将这个喜讯禀报陛下!”
幕僚望了眼漆黑的外面,迟疑道:“元辅,夜已深了,您看是不是等明天再……”
方从哲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老糊涂了,老糊涂了,陛下想必已经睡了,等明天吧,明天老夫再禀报不迟。”
他又看了一遍奏折:“嗯,辽东管铁骑营实授都司毛文龙?这不是沈阳备奴的官吗?怎么到辽西和西虏打上了?”
幕僚轻轻一笑,回答道:“说是奉熊廷弼的令,前去勘察地形,想必又是辽东都司府硬加在奏折里分润军功的。”
方从哲挥挥手,道:“不去管他了,下面自然有下面的规矩,咱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还是要照例升赏的。另外,这大新堡刘戎,名字似乎有些熟悉啊。”
幕僚也沉思了一会儿,恍然道:“卑职想起来了,半年前此子在炒花犯边的时候驰援临堡,斩首西虏首级四百有余,朝廷前不久还下旨升赏过。卑职还听说,这刘戎正是故都督刘綎的儿子。”
“奥。”方从哲捋了捋胡须,目光落在那个名字上,喃喃道,“不错,不错。”
~~~
“你叫杨森?”刘戎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黑黑瘦瘦的,据说原本是个秀才,家道中落后在广宁城的一个店铺里做过账房,三年前随商队去草原贸易,结果被不讲武德的巴突兀尔扣了下来,所有财货都被劫掠了不说,人也沦落成了奴隶。
杨森赶紧跪下,道:“启禀大人,小人五行缺木,父母就给取了这个名字。”
“不错。”刘戎和蔼地说,“起来吧,我们军中不行跪礼,以后向他们一样敬军礼。”
说完刘戎看了下面坐着的福禄一眼,福禄心领神会,站起来朝刘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听说是你带着那些汉人逃归我大明的?”
杨森道:“可恨小的计划不周,都快要到边墙了,又被那些狗鞑子追到,功亏一篑。那天要不是大人相救,我想必已经被鞑子纵马踏死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家里还有人吗?”
杨森摇摇头。
刘戎又道:“听说你有秀才的功名,能写会画,本官打算给你派些事情做,做一天就有一天的薪水拿,待遇先按旗总来,哪天不想做了,随时可以另谋高就。”
杨森连忙道:“小的不敢,定然追随大人一路到底,万死不辞!”
刘戎点点头又指了一下福禄,接着对他说:“以后你就协助刘把总管理军需事务,钱粮装备都需你们过手,事务繁杂。刘把总又是从小就跟着我的,他负责的事情很多,心思粗疏的缺点我也很清楚,这一块儿,你要用心辅佐他。”
刘戎原本打算把人事权和财政权都牢牢抓在手里,可现在摊子越来越大,实在是分身乏术,总不能向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地累死吧。
物色了一圈,福禄能力虽说不行,但对他最为忠心,给他找个帮手先管着吧。
杨森唯唯诺诺地答应,他是个聪明人,已经听出来了,刘把总能力恐怕有些欠缺,但又是大人的心腹,自己将来应该是实际干活的,很多权力其实也都是自己在行使,但又得时刻保持小心,掌握好分寸。
刘戎看他拘束的样子,笑着道:“坐下说话。”
杨森答应一声,小心翼翼地将半个屁股搁在板凳上,那样子在刘戎看来比站着还累。
“你跟着刘把总已经有半个月了,我听说他已经带着你了解了堡里的情况,现在既然定下了职责,你们有何打算?”
“回大人话,刘把总跟小人说过后小人便在考虑此事,小人的打算是协助刘把总先将军饷、武库、粮草分类造册,实物一入一出全按大人所创的表格做好。军饷每月先造册,交刘把总和大人审验后发放。”
“需新建的营房小的打算依照大人之前的定制,也就是刘把总所说的样板房建造,仍是每队一间,每局九间一排,两头各打井一口,设两个厕所和一个澡堂。”
明末从辽东问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